p;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商家卖煤炉和蜂窝煤,价格降得再低,也没用。”
石星继续说道:“那官府自己开厂去做呢?”
没等潘应龙出言,安徽巡抚温纯先出声反驳了,“此计行不通!
商家行实业以谋利为要,他们会想方设法去省成本、增效益。他们要是都赚不到钱,官府派出的那些榆木脑袋,更加赚不到钱,还能亏得连他亲娘都不认得。”
众人齐刷刷看过来,温纯双手一摊,“张相是知道的,本官在安徽是吃过大亏的,现在还亏了一屁股债,布政司和郡县对本官也是一肚子意见。
这次进京,本官准备豁去这脸皮不要了,死活从张相和杨公公手里为安徽要几个大项目,消债啊!”
大家心照不宣地都笑了。
温纯任安徽巡抚时,看到隔壁的江苏在海瑞巡抚下搞得蒸蒸日上,觉得海黑子都能行,那我也能行。
于是就指令安徽布政司在安庆、太平、池州三郡大搞棉布、丝绸等实业,上马了几个项目。
因为没有做好前期考察,对市场和实业也是一知半解,结果几个项目搞出来,半死不活。说它没挣钱,行情好的时候能挣点钱。
关键是行情好不好的,根本把握不住啊,多半是亏钱。一时间成了安徽布政司和地方的负担。
这件事被内阁和考成指导委员会查到,内阁下文把温纯和布政使严厉批评一番,全文还刊登在《中国政报》上,温纯和安徽丢脸丢到全国了。
张居正在资政局会议上甚至建议要把温纯换掉,被朱翊钧出声保下来。
新政改革才几年,温纯愿意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想办法,起码比那些坐在那里不做不错的地方主官要强。
石星又开口问道,“凤梧,那顺天府补贴的钱可不是笔小数目,这钱从哪里来?”
是啊,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,免费煤炉、补贴蜂窝煤,一补就是好几年,这钱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京师有钱,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,潘应龙从哪里凑足了这笔钱?
在场的资政,有好几位身为地方巡抚,都等待潘应龙的回答,准备好好学习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