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嘉靖四十二年时,朕在西苑受世宗皇帝教诲,曾经讨论过太祖皇帝定下的朝贡制。把外交、贸易合为一体,这对,也不对。
外交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,是两国贸易的基础。外交做得好,贸易就兴盛;贸易兴盛,两国外交更好处理。所以外交和贸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。
但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朝贡制,先是造成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,再是以恩赐取代了正常的贸易。在立国之初,有着笼络周边诸国、稳定边疆的巨大作用,但是遗祸也不小。”
朱翊钧的声音清朗,众人听得十分认真。
“国与国,有强有弱,本质上是不平等的。我们心知肚明即可,但是在交往中,我们必须给予各国平等待遇。
这是最基本的礼。
中华泱泱大国,礼仪之邦,外交事务必须要秉承礼数。我们不能自卑,也不能自大。我们与各国交往,只要不是我们的敌国,都先持礼相待,以理服人。”
朱翊钧想了想,打了一个比喻,“我们是君子,不是强盗。
大明的枪炮和战列舰,除了保护大明的安宁之外,更重要一点就是让天下诸国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我大明谈判,心甘情愿地接受我大明的条件。”
张居正太了解他的学生了,等朱翊钧说完,补充了几句:“皇上圣明。大明陆海军除了保家卫国之外,就是以礼相待、以理服人的礼和理。”
朱翊钧笑了笑,继续说道:“张师傅说得对。
优雅,欧罗巴人嘴里最喜欢讲的一个词。
在朕的眼里,什么叫优雅,无非就是把对手摆上餐桌时,要点上蜡烛,放好碟盘刀叉,倒上葡萄酒,充满文明的仪式感。
在把血肉吃到肚子后,优雅地用餐巾布把嘴角的血搽拭干净。
优雅永不过时,好的方面我们要好好学习,欧罗巴这种讲究实际的厚脸皮功夫,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。
我们很多士大夫,读圣贤书读傻了。要么认为别人是蛮夷,不屑一顾;要么认为人家是君子,谦逊有礼。
国与国之间,没有小人和君子之分,只有为己国谋利。
礼和理只是表象,真正的道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内。所以大明需要强大的陆海军,才能让天下诸国好好地听我们讲道理。”
吴兑开口道:“皇上,我们要给奥斯曼和波斯讲什么道理,还请训示。”
朱翊钧想了想,斩钉截铁说道:“首先必须接受自由贸易。
现在大明已经兴起了工业革命,海量的产品正在各家工厂生产制造,没有自由贸易,我们的货品如何卖到天下各地?
所以自由贸易是我大明的命脉。要是天下各个国家竖起壁垒,不准我大明商品流入,不准自由买卖,那我大明数以千计的工厂何以立足,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何以生计,亿万种植棉花、蚕茧、茶叶、甘蔗的农民,何以生计?
长此以往,大明国将不国。
所以自由贸易,是我大明最要紧之所在,任何胆敢阻挡我自由贸易的壁垒,大明陆海军的火炮,会把它轰得稀巴烂。
由此引申,其它各国都要确保大明百姓人身和财产的安全。他们保护不了,大明陆海军会替他们保护的”
张居正、魏学曾和吴兑在静静地听着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