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朕就是万历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百三十九章 带头人不行是大问题 (4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,有钱也有势。

    福建也支持,因为杭州离福建的距离比苏州和上海要近。

    福建籍的李贽、黄光升等官员纷纷声援杭州。

    海瑞悄无声息地出面,以私人名义给皇上写了封书信,说他年纪大了,江苏可能是他治理地方的最后一任,希望能留下些政绩。

    直接卖惨,打感情牌!

    皇上能怎么办?

    当初海青天来江苏,秉承皇上的旨意,顶住万钧压力,连办三起大案,肃清了东南缙绅世家。

    皇上托付的事他办到了,现在他提出一个“小小的要求”,皇上能拒绝吗?

    于是皇上召自己进西苑,暗示了一番。没办法,自己只好在礼部会议上,以及内阁会议上力挺江苏。

    有人不服,自己就把皇上和海瑞摆出来,你们敢驳他俩的面子,请随意。

    要是此事到此为止也就算了。

    内阁以礼部部文通知江苏,在苏州建一所国立大学,暂时取名为三吴大学。

    刚公示没一个月,上海跳出来说,我们有钱,自己筹钱建立一座大学,不要朝廷一分钱,只要给个大学批文就好了。

    浙江差点被活活气死,见过不要脸的,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!

    三吴大学开建没多久,又得意洋洋地改名为江南大学。拿到批文的上海新大学,取名为东南大学。

    哦,感情江南是你,东南也是你,我们都被你代表了是吧,我们浙江只是搭头?

    从这件事上,大家都看清楚了海瑞的真面目。

    这个海黑子,心眼多着呢!

    潘晟在心里扒拉着,除了江南大学和东南大学,海瑞摆了浙江一道,为江苏和沪州争取到好处外,他还抢了哪些项目?

    对,为江北的扬州郡东部地区争取到棉花种植示范区,内阁司农寺手里不多的扶农资金,砸了一部分到那里。

    农垦局集团专门建立了江北农垦公司,抽调上万原卫所转业的“农垦职工”,两年不到,把江北的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半。

    上海的棉纺中心靠着这充足的原材料供应,突飞猛进!

    内阁和少府监要在江南建立大明第二个轻工业中心,别的省份还没搞明白什么回事,海瑞利用今年二月进京述职的机会,找了张相和杨公公。

    只是在他们的值房和签押房里坐着,也不多话。

    当时自己有事去找张相,进门看到海黑子那张石头一般的脸,如同见到鬼一样,扭头就走。

    等其它省闻着味来跑项目时,搪瓷厂、暖水壶厂、火柴厂、造纸厂,咣咣地在扬州郡江都县附近落地。

    身为浙江人,潘晟心里那个恨,也恼火浙江抚台藩司不给力,消息都第一时间给到你们了,也不知道积极努力,只想坐等着老夫甩饼给你们吃。

    甩坨粑粑要不要!

    万历新时代,治政新理念和新方式,执拗刚直到迂腐的海青天,都知道灵活适应,你们还在那里固守旧思维。

    拜托啊!

&nbs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