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龙虽然只是署理顺天府尹,可是全天下人都知道,凭他在南城大改造以及京师其它政绩,全天下谁能从他手里抢走顺天府尹?
还有一直被边缘化的清流翰林首脑张四维,出任新设的文化建设委员会,担纲重任,满朝官吏猛地意识到,江南三大案的余波已经过去,百官们的春天即将到来。
又过了两天,西苑传下旨意,以戎政使胡宗宪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为媒人,替潘应龙向驸马都尉李府提亲纳采,希望能迎娶宁安大长公主与驸马都尉李和长女李氏。
宁安公主和驸马都尉李和欣然答应,然后开始进入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。
潘应龙找到相熟的钦天监右少监黄道林,请他帮忙算个吉日。
黄道林脸当时就拉下脸。
我是大良造,玩机器的,造蒸汽机在行,算吉日我会算个屁,我带你去找天文所的那帮神仙。
潘应龙拉住黄道林,非认定了他,还悄悄附耳说,三顿太白楼,万历二年二月初六是吉日。
好吧。
黄道林掐着手指,装模作样的翻了一会白眼,然后在印有钦天监抬头的便笺纸上,写下“吉日万历二年二月初六,大宜嫁娶,利子嗣。”
潘应龙拿着这张纸,叫人送到驸马府,宁安公主和驸马一看是钦天监神仙定的吉日,当然满口应承。
请期仪式完成,署理顺天府尹潘应龙就能全心投入工作。万历二年正旦大典和上元节欢庆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。
腊月十八日,京师东便门通惠河码头。
寒风凛冽,像无数的刀剑飞刮着天地。
河水仿佛被冻住了,透着宁静又寒彻入骨的美,
遥望着远处的京城,栾永芳感到刺骨的寒冷之外,还感受到厚重历史。这座屹立数百年的雄伟城池,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故事。
风吹皱了不远处的河水,河边一棵萧索的柳树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孤独和坚韧。
栾永芳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,吸了吸鼻子。
军大衣是万历帝为北方边军官兵们设计的,即保暖又利于行动。他自己定制了四件,送给千里之外的甘肃布政使徐贞明两件。
其实就是后世六五式军大衣。
栾永芳蹲在船尾,裹着华仔同款军大衣,任由冷冷的冰雨胡乱拍打在脸上。
哗!
船桨划动,划开了河面,切碎了宁静。
再见了京师,再见了.
“直娘贼的,居然下雨了。冬天最烦下雨,一点都不爽利,还不如下场大雪。”一位高猛大汉穿着一件同款军大衣,头戴配套的翻毛棉布帽,从船舱里走了出来。
听到他的声音,栾永芳的身子不由哆嗦了一下,头埋得更低了。
“栾公子,蹲那里干什么?撒尿啊!这码头上人来人往的,你也脱得下裤子?
你们这些读书人,讲究起来,比什么都讲究。不讲究起来,比什么都不讲究。”
说话的汉子真是当初在太白楼带队抓走栾永芳的警官,彭武海。
&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