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万余两。其中包括驿站修葺维护、日常开支、车马购置饲养、驿夫报酬。
这笔帐,都一年了还挂在兵部账上。当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中枢和地方衙门跟户部核对账目,认可他们官吏公差在驿站所耗费的钱粮。
还有三分之二在来回地扯皮,扯得好脾气的谭公都发了火,拍着桌子说再不核对好,就直接从各衙门在户部的账户上扣了。”
苏峰笑了,“这些衙门推诿扯皮都习惯了,遇到什么事,先丢到一边三四个月,等上面三催五催,这才拿起来,然后衙门各科之间来回地转一圈,又是三四个月过去。
这帮孙子,我太熟悉了,都是这么做事的。”
潘应龙也笑了,“百成兄说的没错。尤其是地方衙门,如此做事已经上百年了,积弊难改,朝廷三令五申是不行。
只能一省一省的想办法,现在风气纠正得比较好的是江苏、山西、陕西、辽宁、两广、湖广、浙江和直隶。”
苏峰乐了,“那是必须的啊,不看看坐镇这些地方都是谁啊。”
两人都笑了。
这几个地方坐镇的,都是头上长角的人物,下面府县被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,风气想不好都不行。
潘应龙继续说道:“内阁开会时,认为驿站还得改,必须大改。张相的意思是严肃勘合制度,任何转让、冒用、滥用驿站勘合的官员,严惩不贷。
还是从吏治这头出发,整饬官员使用驿站的特权。谭部堂等人几经商议,拟定了草案,送到西苑,结果半天就被打了回来。”
苏峰听得津津有味。
他虽然是锦衣卫高官,可是这种关乎国政议政决策的事情,知道的真不多,相比平日里办的那些案子,全是阴暗腌臜事,那有这些事高大上,一听就带劲!
“打回来,皇上觉得不妥?”
“是的。”
潘应龙看了苏峰一眼,心里笃定。
结交朋友,有时候就得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。不过高明的人是不动声色,一般的人才喜欢孔雀开屏。
不展示自己的实力,待会自己求他办事,人家怎么帮你?
帮你是人情,不帮你是职责。
人家为什么要卖人情给你?
不就图你的能力和背景吗?
“皇上把张相和谭部堂召进西苑,亲自指导。皇上说严肃勘合制度,整饬吏治,治标不治本。今年整饬今年好,明年松弛又荒废。”
“皇上英明,确实是这样。”
“皇上就说了,要改就彻底改,与其东缝缝西补补,不如直接把驿站交给市场。”
“交给市场?”苏峰好奇地问道:“凤梧老弟,市场是哪路神仙?连皇上都听他的?”
“市场就是你买我卖。”潘应龙简单明了地解释道。
“你买我卖?这跟驿站有什么关系?”
苏峰更不解了。
潘应龙继续解释道:“皇上的意思就是,不用再搞驿符、勘合制度,驿站独立经营,谁住店都要给钱,无论官庶军民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