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朕就是万历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六十章 翰林院,文庙管理所? (3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政府办公厅联袂下发的《大明军政官署机关规范条例》。”

    “《规范条例》?本官倒是听说过这本册子,说是移风易俗,改变此前的官场陋俗。原是张相配合考成法,纠正官风提出来的。

    草案进了西苑,皇上觉得不错,留中增补了许多。现在终于下发了。给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沈万象双手递了过去,潘应龙接过来后指了指靠窗墙的座椅。

    “千鹤先坐,本官还有事找你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潘应龙翻开册子,随意翻了翻。

    首先是用语方面,下级见到上级,正式场合称职务。

    不明职务,文官叫大人,武官叫长官。文官行礼叉手作揖,武官行军礼,不得再行跪拜

    官署不再叫衙门,正式叫某某官署,自称是本机关,或本单位。

    公文往来也定了新制式。

    必须采用标点符号,以及规定的文字,以前两日礼部和太常寺联袂签发的《大明公文典范汇集》为准。

    《大明公文典范汇集》除了规定句号、逗号、问号、分号、冒号、感叹号等十六种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外,还规定了从此必须用规定的文字。

    此前的文字,从汉唐成熟开始,字体非常多,有的文人没暖事做,就喜欢编字玩,越编越复杂。

    当然了,有人繁化,也有人简化。

    简化字自古以来就有,文人也称其为俗体字。

    大家使用的多半是俗成约定的字,有繁有简,变化多端。

    不过很多文人无聊,喜欢玩文字游戏,觉得俗体字太俗,就是喜欢用繁体字,越繁琐生僻就越显得他有学问。

    《典范汇集》后附一份《万历元年简体字表》。

    这是礼部和太常寺在朱翊钧的督促下,于隆庆元年就成立了文字整理编修局,组织了大批文士,收集世面上出现过的简化字、俗体字,然后几经修改整理,汇集成第一批简体字,共计一千二百六十个字。

    均为日常通用字。

    文字整理编修局还在继续收集和整理简体字。

    《典范汇集》规定,以后大明文武官署的往来公文,必须使用《万历元年简体字表》里的简体字。

    然后报纸、公文印刷的字体,也规定用宋体。这种字方便雕刻,很多工匠世代相传就是用这种字,不好意思叫秦体,就叫它宋体。

    现在铜铅活字印刷开始盛行,在字体上也沿袭了此前雕版工匠的习惯。

    《典范汇集》规定了公文的类型和格式。

    公文类型分十二种。

    决议,即资政局、御前议政会、内阁政务会议、戎政府军务会议做出的重大决定事宜。

    决定,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、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、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。

    命令(令)。用于公布行政军事法规和规章、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、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、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。

 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