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往一个个的四方形深坑里倒混凝土,有工人在旁边用长木杆拼命地往深坑里捅。
走近一看,隐约看到深坑里树着十几根细长指条,那些都是螺纹条铁,工人们站在旁边,不断地挥动长杆,搅拌着混凝土,时不时转换位置。
看上去十分危险。
一不小心掉下去,不是被螺纹条铁串成血葫芦,就在混凝土里泡澡,很有可能就与暗渠合为一体了。
现在没有混凝土搅拌车,只能现制现灌,一切都要快,稍微一慢混凝土凝固就麻烦了。
看得出来,工人们身上都绑有绳索,但朱翊钧知道,这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。为了方便活动,安全绳索都放得足够长,根本阻止不了工人掉下去,顶多方便把尸体拉回来。
野蛮生长。
任何新生产力出现,引发经济大飞跃时,都是野蛮生长。
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去适应这些新生产力,只能边干边调整,期间必然会付出血的代价。
自己虽然读过政治经济学,也学过历史,可在十六世纪建设新大明也是头一回。
方向知道在哪里,可是脚下的路全靠摸索着走。
潘应龙指着这一片说道:“等这条甲级排水暗渠修好,复填泥土,再夯实,在上面要铺设道路。
规划是修建一条水泥路,叫宣武南大街,南城的主干道之一。预留三十米宽度,水泥路面十二米,长二点六公里,一直到右安门。”
“学生得知,前些日子滦州化工所搞出柏油来。他们在试验干馏焦煤时,提炼出一种焦油,继续干馏焦油,提炼出重油和黏糊的残留物,也叫黑油。
重油被用在火箭弹上,黑油不知道怎么用,一直废弃在那里。
后来公子有批示,把那些黏糊的黑油叫沥青,跟碎石混合在一起,铺在夯实的泥沙路上,再用滚轮车压实压平,效果极好,大家叫它沥青路。
沥青路渗水、平整,还不会像水泥路那样下雨会积水又容易裂开。”
朱翊钧哈哈大笑,“潘先生看到好东西了,动心了?”
潘应龙笑着答道:“公子,南城改造是学生心血,就像自己的孩子,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想用上。
只是沥青运过来,耗费太高,学生思前想后,还是先上水泥路,等铁路修通,运费降低,再改建成沥青路。”
“这就对了。
任何事要循序渐进,一步步来。步子迈得太快,容易摔跤。”
朱翊钧看了看身后的祁言和林福。
众人都笑了,祁言和林福笑得特别开心。
继续往前走,看到一大片工地,远处在挖坑打地基,中处在灌混凝土,近处在修砌青砖。大略一看是长方形的房子。
祁言忍不住说道:“潘先生,这房子跟跟滦州钢铁厂家属样板楼很像啊。”
潘应龙欣然答道:“是的祁小哥,这楼房跟滦州钢铁厂家属样板楼是一样,都是工部营造设计规划所出的图纸,大体相同,部分做了修改调整。”
“有自来水吗?”
“他们第一批通自来水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