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朕就是万历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二十五章 卢镗,争取让小本子给你立雕像 (4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
    早在隆庆元年,二十个一都司就移权给兵备司,都司成了集结边军,准备出征才用的名字。比如戚继光出征土默特部时,组成燕北都指挥使司,燕北都司。

    两个留守司,中都留守司改为凤阳皇陵留守司。兴都留守司改为安陆皇陵留守司。专司护陵,以及对两处皇陵的日常维护修缮。

    内外卫四百九十三个,守御屯田群牧千户所三百五十九个,到隆庆二年都成了空架子。今年被全部裁撤。

    从太祖、成祖传下来的世袭小旗、总旗、百户、千户、指挥使等军官,能打仗的基本上都被抽调出去,名册归在二十六军或海军诸水师名下。

    然后世袭武官职,百户以上朝廷都认,不过得改。

    百户和试百户合并为百户,正、副千户合并为千户,卫所镇抚、指挥使佥事和指挥使同知、指挥使合并为指挥使佥事、指挥使同知和指挥使,总共五级。

    全部转到左右千牛卫名下,继续领干饷。

    不过朱翊钧怎么可能让他们继续占便宜。

    军律规定,世袭武官家中子弟必须有一人考入陆海军士官或军官学校,以士官或军官服役三年以上,才有资格继续传袭。

    如果军功足够,还可以往上升一升。

    自从,军人为大明出生入死,犒赏之一就是世袭官爵。

    最低的就是五级世袭武官职,中间是六级勋爵,类似于此前的都指挥使佥事以上的世袭武官职。

    再往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封爵。

    军功封爵都是世袭罔替,意思就是他只要自己不作死,爵位就能一直传下去,与国同体。

    勋爵和世袭武官就需要再一辈接一辈地努力,必须有子弟入伍从军,为国效力,才能延续这份优待和荣耀。

    朱翊钧保持世袭武官的用意,就是继续保留一块现役军官的“优秀生源地”。戚继光、俞大猷、李超等大明海陆军大部分高级将领,都是世袭武官出身的。

    要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,要让这些世袭武官们与因军功被敕封的勋爵们一起,成为东方骑士和军事世家,为大明海陆军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军官,同时也成为保证大明国本和皇权的一块重要基石。

    至于各卫所保留下来的小旗、总旗以及军士,全部转给兵部。打仗不行,那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当农民或工人吧。

    这些人被诸多工厂选走了一批,又转业去铁道工程团一批,剩下的这些真的只能当农民了。

    “内阁的意思,戎政府转过来的这些裁并卫所田地和人口,全部改为农场和牧场.”

    “农场和牧场?”

    “是的,前些年高公执掌户部,清丈田地,重点是清查卫所被侵占田地。光是大同、蓟州、宣府、辽东、宁夏、甘肃边镇卫所,就清得田地两千八百一十万亩。

    其中蓟州和宣府卫所的不少田地,就在你直隶辖下。他们一部分改为农场,一部分改为牧场,以后都会归你们地方管辖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此时插了一句,“皇庄有官田三百七十五万九千五百四十六亩,各藩宗室名下庄田或侵占的田地,合计二千一百六十万亩,退还卫所和百姓等外,被除藩没为官田有二百一十九万亩,继续为各藩庄田有二百五十六万亩。

    这八百五十万亩田地,全部改为官田,朕交给少府监管理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