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回:太史奏疏遭斩首 大夫谏言受惨刑 (1/4)
,
诗曰:纣王无道杀忠贤,酷惨奇冤触上天。侠烈尽随灰烬灭,妖氛偏向禁宫旋。朝歌艳曲飞檀板,暮宿龙涎吐碧烟。取次催残黄耇散,孤魂无计返家园。
话说纣王见妲己惊吓生病,手足无措,传令将潜云子进来的镇妖宝剑,立刻焚毁。黄门官立即在分宫楼前,生起熊熊烈火,将木剑投入火中。说也奇怪,本是相克之物,木属最经不住火烧,谁知这口木剑在火中,烧了足有半个时辰,竟丝毫未损。
黄门官忙去回禀纣王,纣王登时大怒,当下要治黄门官的罪。他如何能知,此木乃是大罗天之灵根,慢说是人间凡火,即便是三昧真火,也不能烧毁分毫。
奈何妲己乃是修行多年的老狐,对纣王言道:“妾身听说,那些左道旁门,最忌惮世间肮脏之物,陛下可命人将宫女换下的脏布,投入火中,可破他旁门邪术!”纣王立即命黄门官,找来宫女的脏布,投入烈火之中,那仙木被秽血所污,顿时灵气消散,被烧作飞灰。镇物一去,妲己立时复原,愈发的精神。有诗为证,诗曰:
火焚宝剑智何庸,妖气依然透九重。可惜商都成画饼,五更残月晓霜浓。
且说潜云子此时尚未返回太和山,在朝歌城内稍驻,见妖光逐渐暗淡,不由欣慰,正要乘云而去,忽见妖光复起,直冲宫闱。
潜云子一声长叹道:“本想以仙剑镇妖,延续成汤的社稷。孰知天数已定,殷纣运势已去。将贫道仙剑焚毁,一则是成汤该灭,二则是周室当兴,三则修道人遭逢天劫,四则姜子牙享受人间富贵。也罢!贫道下山一场,就留诗一首,留于后人印证。”
当即在司天监照壁墙上一指,墙面之上,立时显出二十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,乃是一首诗,诗曰:
妖气秽乱宫廷,圣德播扬西土.要知血染朝歌,戊午岁中甲子。
潜云子题罢了诗,乘云回了太和山。且说朝歌百姓,见司天监照壁墙上,金光缭绕,都围拢过来观看,却不解其意。众人正看时,恰逢太史杜元铣回府,见许多人围在府前,便命两边侍从将人群赶开。
杜元铣问道: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怎么有这么多的人聚拢在此?”门役回道:“回太史大人,适才有一个披发赤足的道人,在照壁墙上随手一指,墙上立时显出一首诗来,那字金闪闪的,许久不散,故此众人争抢着来看个稀罕。”
杜元铣闻言来到照壁墙之前,只见墙上闪着二十四个金字,一时也解不开诗意,当下将诗默记在心,命门役将诗句铲去。回到府中反复推敲,细细品味,暗道:“此诗必是那进朝献剑的道人所作,他说妖气旋绕宫闱,与我所观气象,颇为相同。当今天子荒滢无度,久不理朝政,惹得天怒民怨,眼看江山社稷岌岌可危。我乃三朝老臣,蒙受先帝的洪恩,不能坐视不理。”
当下打定主意,连夜修下一份奏疏,次日至文书房,正遇首相商容,杜元铣大喜,上前见礼,言道:“老丞相,昨日元铣夜观天象,深宫半空妖气冲天,想来有灾祸要降临!陛下不修国政,不理朝纲,日日沉迷于酒色,此关系祖宗社稷,非同小可,元铣不能坐视不管,今日备下一份奏疏,准备上呈陛下,敢劳老丞相转呈,丞相意下如何?”
商容闻言道:“太史既有奏疏,老夫义不容辞!只是陛下已数日不登大宝,老夫只得进内廷呈奏!”当下商容进九间殿,过龙德殿、显庆殿、喜善殿,再过分宫楼。来到寿仙宫前,被黄门官朱升拦住,问道:“老丞相!这寿仙宫乃三尺禁地,外臣不得擅自入内。”商容言道:“老夫岂能不知,烦劳公公与我通传,就说商容在外候旨。”
朱升进宫启奏道:“商容在宫外候旨。”纣王言道:“商容虽是外官,却是托孤老臣,可以让他进来。”
商容奉旨进宫,口称陛下,拜伏在金阶前。纣王问道:“老丞相有何紧急的奏章,要进内宫见朕。”商容启奏道:“执掌司天监太史杜元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