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问世,在本土的销量直接盖过摩托罗拉系列。
自家的代工厂哪怕只帮对方代工手机芯片,3000亿韩元的出货量,不仅减轻了三星电子的生产压力,更能使其从中赚取翻倍的盈利。
“况且还有快播的vcd和光盘。”
陶宗颐提醒道:“无偿提供五年的技术援助,谁知道五年后三星会不会反客为主,迭代出更先进的产品。”
“是,所以这个条件我肯定不会同意。”
翟远点一点头,又道:“不过五年代理权倒是没什么问题,东洋那边的代理做的就挺不错,现在光盘已经盖过录像带的市场份额,如果三星正常运营的话,顺便还能扩大九一娱乐的内容输出,未免不是单双赢的生意。”
……
于是在接下来两天里,陶宗颐便带着自家通讯方面的工程师班底,参观考察起南韩的通讯业务。
囊括起来是移动电话、固定电话、车载电话、宽频线路和媒体娱乐五大种类。
细分之下,又涉及到本土和国际线路、无线电传呼、信号发射基站的覆盖、海底光缆的铺设等方面。
属于是触碰到了翟远的知识盲区。
好在只要大方向能定下来,翟远就只需要负责掌舵,凭借记忆里的经验,无论如何不至于让航线偏离。
就像此时大东电报局还在联手香江电话公司,大肆扩建香江的公用电话亭之际。
翟远已经盯上了移动电话和宽屏线路两个类别。
虽然自己和身边的人早早就用上了大哥电话,但此时香江九成以上的普通市民,仍处于使用固定电话和传呼机的阶段。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哥电话价格昂贵,无论摩托罗拉还是三星一般人都负担不起,更何况还有一笔几千块的入网费,每月几百块的基础服务费,以及每分钟两块港币的电话费。
如果三星能帮手搞定信号发射基站和电子交换系统,翟远完全可以凭借降低入网费、服务费以及电话费用,从大东电报局手里硬抢来客户,考虑到往后平价手机的出现,此时即便承担一部分亏损风险,也要牢牢占据这一块基本盘。
新企业的优势在于可以随便进取,想怎么搞就怎么搞,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。
反观大东电报局一间上市公司,做任何决定都要考虑股东们的意见,无论在基建还是价格方面都完全没有优势。
而另一项大东电报局还没开始发展的宽频业务,翟远更是视作重中之重,要做全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赶在所有人前面,将互联网的火种带到香江。
“老何,我在南韩这边已经接洽过三星集团,现在正在讨价还价阶段。”
距离汉城奥运会倒计时还有两天,
翟远在酒店房间里,用固话拨通国际线路打给远在香江的何子朗,问道:“卫亦信那边什么情况?他打算几时发牌照给我?”
电话那头,传来何子朗踌躇的声音:“翟先生,这件事恐怕没那么顺利啊。”
翟远挑了下眉:“即是什么意思?”
“卫sir现在连我的面都不肯见。”何子朗语气纠结:“我昨天去港督府拜访,连大门都进不去,打电话给他也没有人听,根本联系不到对方。”
“不是吧?”
 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