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982从香江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50章 回来了 (2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而赢利方向却需要一点点摸索。

    放眼整个香江商界,此时除了翟远,没有第二个人敢碰这方面业务。

    high tech揩嘢,low tech捞嘢。

    这句看似颇具前瞻性的言论,同样也意味着眼前是一片蓝海。

    “打电话让老陶回来一趟~”

    视察过为期50年的地皮,翟远摇上车窗,招呼关伟明说道:“他们在东洋偷师这么久,也要考察下学了多少真东西嘛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伴随着《倩女幽魂》的票房回落,

    筹备数月之久的《歌舞青春》,以席卷全港的宣发势头蔓延。

    拍摄成本算下来不过三百万,但今次宣发费就撒出去近五百万。

    从车站到商场,无处不在的广告位海报张贴,间或夹杂春秋演艺学院联合加盟的宣传,以及与暮光书院、拔萃书院等校区的合作。

    今年这个暑期,《歌舞青春》宛如带着教育署任务一般,尤其在学生群体中卷起前所未有的风潮。

    头版海报,主打校园调性,色调明亮简约的学生教室里,俊男靓女的主角团穿着制式校服,错落坐在课桌旁,用粉笔在身后黑板上写下片名,

    二版海报,则是青春洋溢的周彗敏、叶雨卿、李赛凤、柏安妮和酒井法子,头顶牛津帽,身穿学士服,身姿欢腾,掺杂乐器元素的鲜艳色调,制造肆意青春的氛围。

    男主角是谁?不重要!郑伊建这会儿的咖位,显然还不够格碰瓷东亚第一女团,老老实实让出c位就好。

    电影在如火如荼的宣发期间,

    春秋演艺学院亦开业在即。

    名义上,是全港第五所大学,实际上,除了香江大学和香江中文大学两所院校,春秋演艺学院已经独占鳌头。

    同样是专上院校,与春秋并驾齐驱的是另外两所大专院校,前者浸会学院现在主要依靠教育资助委员会捐款,方得以开办课程,后者岭南学院自庚子事变以来,搬迁校址成了家常便饭,在内地、香江、马交三地反复横跳,留不住生源,如今年度财政又出现七十几万港币的赤字亏损,能不能安稳度过今年都尚未可知。

    倘若从春秋演艺学院的豪华装修经费里,稍稍漏一点出来,就足够浸会和岭南长足发展。

    不过翟远显然没有乱发善心的打算。

    非但如此,趁着浸会和岭南两家学院陷入财政危机,春秋还放风出去,高薪聘请对方学院的教员来自家学校任教,搞得对家学校人心惶惶,连带着香江大学和香江中文大学都未雨绸缪,临时召开校董会给教员们增设福利。

    “我这是背后捅刀子吗?我这是倒逼资本家给工人阶级升职加薪,功德无量来的。”

    学校兴建工作落地了大半,余下零碎的施工工期得等到明年,不过并不影响九月份正式开课。

    翟校长漫步在操场的橡胶跑道上,身旁左右跟着十几个随行人员。

    并肩而行的是教育署质素保证科的黄韵怡主任。

    今年开始,翟远与教育署走的很近,毕竟对方不单止主管教育部门,更统筹分管影视、音乐、体育、艺术和出版等各项事务,署长许逾从九一娱乐捞到不少好处,其中最突出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