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982从香江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2章 冰火五重天和电光毒龙钻 (1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“开心跳动迷迷糊糊地便过去,

    多少快乐朦朦胧胧地在这里,

    其实你已经不需再追,

    继续舞吧,

    随着叫声hi hi hi!”

    1977年12月16日,美利坚电影《周末狂热》在北美上映,直接和间接的催生了一项新的娱乐模式。

    英文名叫disco,香江人叫的士够格,宝岛叫迪斯科。

    此后,香江的夜店雨后春笋般接连冒起,一度成为社交名流的聚集地。

    八十年代香江夜店平民化,也到了黄金年代。

    催生出一个词叫‘夜蒲’,蒲字即是出去鬼混的意思。

    正值周末,

    今晚尖沙咀广府道的canton的士高里人山人海,针插难入,中意夜蒲的年轻人随着音乐在浴池里起舞。

    红男绿女,衣着争奇斗艳。

    在这里见到明星是常有的事,比如此时正在台上卖力演出,一边握着麦克风唱歌,一边扭动腰肢黑发挥散的李丽珍。

    “开心跳动迷迷糊糊地便过去,

    多少快乐朦朦胧胧地在这里……”

    在《夜色》动感舞曲的加持下,李丽珍用充满魅力的舞姿和眼神与台下观众互动,成功点燃全场气氛。

    空气中飘散着香水与酒精混合的气息。

    “everybody!”李丽珍站在台上举起话筒,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:“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!”

    台下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口哨声和尖叫声。

    年轻人们兴奋的挥舞手臂,随着音乐疯狂摇摆,好像这一天所有的烦恼都被甩开。

    “你有没有想过,如果音乐关掉的话,这群人会是怎样的状态?”

    夜店角落的一张卡座里,

    翟远和利枝、黄柏明几人坐在一起,指了指舞池里一起摇摆的年轻人,调侃出声。

    利枝想了想那个场面,感觉有些好笑,翘了下嘴角。

    “这几年香江年轻人是这样的啦,越来越多人中意烂蒲,有几个真心爱跳舞?”

    黄柏明一只手捂住耳朵,拔高声音谴责道:“我开新戏的年轻主角如果第二天无精打采,不必问,十个有九个都是前天晚上在的士高蒲了整晚!”

    翟远笑着指了指台上又蹦又跳的李丽珍,说:“比如她这样的?”

    黄柏明头疼的揉了揉额头,不愿提及当年拍开心鬼,每晚都要吩咐制片载着自己,亲自到夜店押送开心少女组回家休息的伤心事。

    翟远又扭过脸,问一旁的利枝:“她这样演一场大概赚多少钱?”

    利枝回道:“阿珍现在在影坛和歌坛都有些名气,出场费大概两万块,每个月起码能演十场。”

    即是一个月最少赚二十万港币,这种情况毕竟打着少女时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