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982从香江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6章 选定电影 (1/3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十二间公屋腾出一间,给邓乐伶用做居住。

    剩下十一间公屋化零为整,改建成三间录像厅,坐落在三处不同的屋邨大厦。

    加上邓泽成那两间,翟远现在一共有五间录像厅。

    秀茂坪邨共计四十四座徙置大厦,他短期内的目标就是在每座大厦里开一间录像厅。

    当前进度,5/44。

    一晃半个月过去,五间录像厅开始盈利。

    关记那两万盒《珍妮弗的复仇》录像带,也开始源源不断供货。

    翟远的钱包又鼓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在录像厅放了一批珍妮弗的盒带,销量平平。

    不过想来也是,能跑来录像厅看戏的,大多买不起录像机,自然对录像带不感兴趣。

    于是安排陈家乐和梁志超,去各个录像带销售门店谈订单。

    赵美珍和翟瑶得知以后,也拿了一批去戏院门口摆摊,逢人就问要带子吗?

    邓乐伶在跑她廉政公署的官司,根据沈威传回来的消息,她和石炳辉公婆二人在廉署碰面,彻底撕破脸皮,互相泼脏水,大有一副不弄死对方誓不罢休的架势。

    “她不会被关进去吧?我这正用人呢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老板,邓小姐最多就是知情不报,而且又不是公职人员,顶多罚款加守行为一两年。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在忙,翟远自然没有闲着。

    这半个月里,他一直在琢磨要拍一部什么样的电影,打响自己录像厅的招牌。

    首先考虑的就是设备问题。

    坐在公屋桌案前,翟远咬着笔杆,面前记事本上写满了这些天考察的数据。

    “胶片机果然用不起,还是得考虑磁录摄像。”

    单论胶卷摄像机当然用得起,比如目前主流制片公司用的佳能、柯达、宝力士等超八毫米的摄像机,租用的价格并不算贵。

    主要是胶卷烧不起。

    那玩意儿开机就按秒算钱,演员NG一次就相当于把钱扔水里,尽管现在胶卷价格稳定,算下来仍不划算。

    所以翟远打算用磁带摄像机。

    索尼、松下这些大厂的betamax、VHS技术从七十年代就开始迭代,现在逐渐稳定下来,除了分辨率只有480P,其他各方面已经类似于后来的数码DV。

    但是分辨率在戏院大银幕上是瑕疵,在录像厅的电视机上,完全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不说眼前的无线、亚视这些电视台,哪怕千禧年前后,内地仍有不少电视剧还在用磁带摄像机拍摄,不过那时候分辨率已经提升到720P。

    “场景要小,演员要少,还要兼顾剧情和动作戏。”

    考虑好设备问题,翟远又琢磨起该拍什么电影。

    九七回归之前,香江最卖座的三级片分两部。

    一部是进口片《本能》,另一部是本土片《蒲团之宝鉴》。

&nb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