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 就是坐在这里,看似文弱的书生,王稚远!
没有他,就没有大晋今天的局面。
而他的功劳那样大,不只是远远超过了琅琊王氏内部的这些子弟,甚至是朝堂上其他家族的子弟,也早就被他远远的抛在了后面。
谁能是他的对手?
既然建立了这样的功勋,那么,他应得的,也就不止于是目前所拥有的一切。
“怪不得,你小子,朝廷许给你那么多的赏赐,你一个都不要,原来……”
“你是早就存着这样的心思!”王荟欣然笑道。
一切都有了解释,非常合理的。
有了对整个朝廷的追求,那些赏赐还能算的了什么,挥挥手就可以扔了!
根本就看不上眼。
“好啊,稚远,既然你立定了心意,那作为族长,我也没有不支持的理由。”
“你就放手干吧!”
这就……完了?
王谧本来还做好了十足的准备,要充分的说服王荟,不让他从中作梗,给他制造困难。
却没成想,王荟不但是没有给他设置障碍,反而还宣布将全力支持他。
这简直是意外之喜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也是王谧疏忽了。
在王稚远将要夺取朝廷这件事上,琅琊王氏会吃亏吗?
当然不会!
看似当前的投入确实是比较多,但是,只要王谧能够连战连胜,最后夺取了北方,那么,琅琊王氏可就发达了!
这样的好事,谁会拒绝?
当然了,王谧做的事,和琅琊王氏一直以来秉持的观念是决然不同的。
琅琊王氏的座右铭,就是当好官,一定要当官,并且,为了把世代当官的好形势延续下去,还世代传承了一套家学。
就是要求子弟不可以过于放纵,不可以过于放荡,不可剑走偏锋,一定要在时代的接受范围之内享受生活。
而做官,自然也是如此。
我们要做的,就是拱卫一个又一个的朝廷,帮助他们治理国家,但是我们自己,抱歉,对于当皇帝这种风险性极大的职业,我们不感兴趣。
或者说,为了规避风险,将自家的富贵一直延续下去,琅琊王氏舍弃了可以和司马家争天下的可能,却选择半分天下。
而这种半分的结果就是,司马家和王家的权力都被限制了一部分,而朝廷颠覆的风险,自然是由司马家来承担了。
就算是没有了大晋朝,琅琊王氏的子弟,依然可以在南朝的各个朝廷间流转,高官不断,极大限度的保有财富。
当然了,这样的方式也有极限。
遇到强势的朝廷,诡计多端的皇帝,不接受他们那一套世家子弟三六九等,先天高贵理论的,就完蛋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