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流民战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章 负枷南行 (2/2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漠北草原上游猎为生。十几年前,这个乃蛮人小部落被瓦剌人灭族,他与父亲逃到了大文境内,依旧打猎为生,这次是因为打伤人无钱赎罪被流放。

    彼此熟络之后,陶严就问林岱:林公子,什么叫郭伋之约?

    林岱低头念了两声“郭伋”之后说到:哦,这郭伋之约是一个典故。话说汉朝郭伋是个有信用的人。他在并州做太守的时候,到一个叫西河的地方,只见路上有几百个孩童站着,各自骑着竹马,迎接郭伋一行人。

    当中有个孩子问郭伋:大人什么时候,还来我们这里呀?

    郭伋太守算了一下时间,就告诉了他们下次来的日子。

    过了很久之后到了那个日子,郭伋果然又回到西河,但他记错了日期,比约定的日子早到了一天。想到怕自己失信于孩童,郭伋便在路边的野亭里过了一宿,到了第二天与孩童们准时相见。

    郭伋以太守之尊,与竹马儿童在道旁随口约期,都不肯失信于孩童,早了一日便宁愿在野亭候期,以太守之尊都可以做到“诺行”,真算得上是“至信”。

    那胡半仙笑到:陶公子,那小姑娘是在提醒你不可见她年幼而失信于她。

    陶严正色沉声道:我说到必能做到。

    胡半仙和林岱都想到那小丫头是要陶严答应回江阴找到她,可此去崖州,又怎么可能回得去?除非魂归故里。

    林岱抬头望天吟道:

    万里人南去,三春雁北飞。

    不知何岁月,得与尔同归?

    陶严自然不知道这是唐代韦承庆的《南中咏雁诗》,也没有多深感触。

    那胡半仙念叨到:“万里人南去”不正是说咱们吗?不知何岁月,得与尔同归?我已是五十而知天命之人,难道要在崖州终了此生?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