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——
很快,钱谦益家中,迎来一位名叫方正化的小太监。他向钱谦益道:
“钱先生的忠心,皇爷是知道的。”
“这次来看钱先生,一是祝贺先生的爱子周岁,赐下周岁贺礼。”
“二是希望钱先生不止要专注本职,礼法委员会的事情,同样也要参与。”
“先生可是和刘先生齐名的宗师,一定要关心重制礼乐。”
钱谦益听到这番话,一时受宠若惊。
因为他知道皇帝对自己是以利用为主,从来没有如此关心。
否则不会连自己儿子上月周岁都不知道,现在才赐下周岁贺礼。
但是这个态度却让他很受用,尤其是方正化说他和刘宗周齐名,让他关心重制礼乐。
这明显是要给他更大的权力,让他在重制礼乐上有更大的发言权。
想着前些日子的事情,钱谦益揣测道:
『莫非是皇上对‘耕者有其田’的实行进度不满,想让我主持这件事?』
『这可是个得罪人的苦差事,我可不能陷在里面。』
早就和弟子议定对策,钱谦益即使面对皇帝的恩遇,仍旧没有昏了头,向方正化道:
“礼法制定,钱某自然是责无旁贷。”
“但是制定之后,就要由负责的衙门去执行了。”
“钱某身为太常寺卿,一直在忙着宗教和祭祀的事情,其它事情不免有些疏忽。”
“今后定然会多加关注,督促他们按照礼法行事。”
似乎没听出钱谦益话中的言外之意,方正化道:
“先生这话好啊!”
“礼法确实不能光制定,却疏忽了执行。”
“皇爷打算在国会和各级议会设立监督委员会,督促礼法执行,并且对议员和执行官吏进行监察,防范他们违法犯纪。”
“钱先生,这监督的礼法如何制定,又监察哪些人员,可要您这个礼法委员会的副主任提议啊!”
“不能让世人只知道刘先生,却忘了您也在参与重制礼乐。”
这番话语一出,钱谦益顿时恍然,明白了皇帝为何派方正化过来。
显然,皇帝这是不想给都察院更大的权力,却又觉得王在晋提到的那些人应该接受监管。所以想在国会设立监督委员会,监管那些人员。
这件事情若成,他在国会设立上,也能留下一笔。在重制礼乐上的发言权会更大,让皇帝更看重自己。
唯一的顾虑就是,设立监察委员会监督官吏、议员、报刊从业者等人员,显然会有些得罪人。难怪皇帝没把这件事情交给刘宗周,而是交给自己。
思量了一下之后,钱谦益觉得这件事情该办,果断向方正化道:
“皇上的意思,臣已经明白了。”
“请公公回去后让皇上放心,钱某一定办妥这件事。”
<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