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54章 耕者有其田 (2/3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bsp; 朱由检看他们的态度,只能明确说道:

    “诸卿都过虑了,已经有主的土地,只要不违背朝廷政策,朕怎会随意分配呢?”

    “需要分配的官田,以后官府掌握的土地,应优先给无地、少地的农民租种,向他们征收十分之一租税。”

    “百亩以上不得继续租种,除非有世职或爵位。”

    这是之前就实施的政策,经过苏州的实践后,士绅已经认命。

    朝廷上的大臣如今大多拥有世职,对此也不反对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在听到皇帝不是均田,而是在官田上优先给贫民耕种后,顿时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毕自严道:

    “若是这样,臣以为可以写入礼法。”

    “应该把空余的官田,优先给租给贫民。”

    “祭田、学田等公田,也应该有些租给贫民。”

    工部尚书商周祚也说道:

    “除了公田之外,臣以为还可以鼓励贫民开垦荒地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同样可以实现耕者有其田。”

    众人七嘴八舌,把这个政策定下来,免得皇帝在私田千亩、官田百亩的限制后,进一步推动限田。

    一些人想到皇帝之前讨论小康的铺垫,更觉得这就是今日经筵皇帝的目的。

    朱由检确实是这个想法,想把之前的措施固定下来。他知道大明士绅对田地的看重,也知道不能把他们逼得太狠。所以没有进一步提出限田措施,而是道:

    “众卿所说,皆有可取之处,可以作为耕者有其田的解释。”

    “司农寺主管大明农业,以后要专门负责这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各地行司农寺,要和地方官府一起,对官田和公田的用途做好划分,优先租给贫民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把能开垦的荒地划分出来,分配给贫民开垦。”

    给司农寺加了职责,加强对官田和公田的管理。

    翟凤翀急忙答应,免得皇帝不满意,想要实行均田。

    同时他还问道:

    “公田数量有限,应该给他们分配多少呢?”

    “若是分三十亩,贫民就成了恒产者。这样虽然最好,土地却又不够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想了一下,说道:

    “境内就定在五亩吧,只有境外五十亩的十分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五亩平均亩产两石,都能收十石粮食,缴了十一税还有九石,勉强能养活两口人。”

    “贫民家庭人口大多不多,五亩就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想种更多土地,就让他们去境外。”

    这个数字,让群臣长舒口气,认识到皇帝真没有均田的想法,只是想让耕种的农民有基本的土地。

    他们纷纷表态,支持耕者有其田。

 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