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50章 江南的优势 (3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来的,他们世居香山,还有后人存在。”

    “香山帮擅长营造,当年建造京城和皇宫,就有他们参与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请来他们营建新区,一定能把新区建造得更好看。”

    蒯祥蒯鲁班,不但是承天门的营建者,还可以说是苏式建筑的鼻祖。苏州这边有蒯氏族人,还有很多工匠向蒯家学艺,组成了所谓的香山帮。

    顾炎武在京城和吕祥等人有交情,自然是知道大明工匠对蒯祥的推崇,还随他们去过鲁班庙,拜祭过这位陪祀鲁班的大匠。

    听到蒯祥后人组成了香山帮,顿时欣喜地道:

    “我在京城还听说过蒯侍郎胡同,没想到他在苏州还有后人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在江南营造房舍数百年,定然是有本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把他们请来,把京城传来的社区图样,改造得更有苏州韵味。”

    对京城的建筑顾炎武说不上不喜欢,但是家乡的建筑显然更让他觉得亲近。

    更何况苏州和京城的气候水土还不一样,必须要有精通营建的本地人。

    所以顾炎武很快决定,要把香山帮请过来,打造一个美丽漂亮的苏松新区。

    香山帮的泥瓦匠也有加入雇工协会的,很快他们就带着顾炎武的邀请去吴县请人。

    蒯祥的后人在得知有机会主持苏松新区后,顿时率领整个香山帮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对他们这些工匠来说,有机会主持一个城市的建造是很难得的。蒯祥之所以留下大名,不就是因为建造皇宫、参加京城设计。

    更何况苏松新区是皇帝下令设立的,蒯祥也是被当今皇帝抬进了鲁班庙,后代还被册封了世袭爵士身份。

    在知道能为皇帝效力后,他们义不容辞,纷纷前来新区。

    这些专业的匠人加入后,新区建造的速度,又加快了一截,并且规划得更加合理。

    顾炎武也很快察觉到江南的优势,那就是不用考虑结冰,冬天也能用水泥建设:

    “放在京城,现在都开始结冰了吧?打地基什么的已经不能用水泥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江南这边结冰晚,而且时间很短。相比京城来说,几乎称得上全年都能建设。”

    “这在江南建造新城要更容易,远比北方简单。”

    北方的建筑,需要考虑防寒保温。水泥在冬天结冰的问题,现在文思院都没解决。

    但在江南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一点,即使冬天也能施工建设。

    这让顾炎武发现了江南的优势,也认识到皇帝为何要在苏松设立新区,作为内廷的立足点:

    “江南的确是好地方,冬天不影响施工,夏天也不会太热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但在农业上有利,工业上也是优点。”

    江南一年两熟的优势,让它在唐宋得到开发后,很快成为粮食中心,有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之说。即使后来转向种植经济作物,粮食中心也没有转向北方,而是转到湖广。

    顾炎武此时就认识到:江南的工业发展起来后,相比北方也有优势,很可能成为工业中心。

  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