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让荷兰人认出身份。”
刘香漫不经心地道:
“知道了,知道了,不会耽误你们开藩。”
“再说有我牵制着荷兰人,对你们不是更有利吗?”
“爪哇岛还有荷兰人的据点,不在海上牵制着,他们的支持就源源不断。”
“你就安心开藩吧,不用担心荷兰人把我认出来。”
李国助劝说不动,郑芝龙再次警告道:
“大明的商船,你也不能乱劫掠,尤其是拿到保险单的。”
“别忘了东宁保险公司也有你的一份,还有南洋集团下属的南洋保险。”
这些保险公司,都是抢劫的变种,用收保险费的名义收保护费。
尤其是那些没有大明海关纳税凭证的,一律当作非大明商船对待。不但保险费会高很多,而且可任意劫掠——
皇帝是在用这个办法变相征收赋税,逼海商积极纳税。
刘香如果敢劫这些船,估计会捅出大篓子。东宁集团和南洋集团,都会和他过不去。
这两个集团都有内廷和卫所的股份,甚至郑芝龙还是东宁保险总队的掌管者,未来的南洋舰队总兵,他必须提醒一二,让刘香不要肆意妄为。
刘香听着他的警告很是不喜,甚至觉得郑芝龙如今官气太重,已经和自己不是一路人。
他很是不耐烦地说道:
“我知道!我知道!”
“在南洋我不会乱劫,只会针对西洋人。”
“要是你们还不放心,我就去西洋抢劫,你们总没话了吧?”
郑芝龙等人闻言,只得放下了劝说。
不过去西洋劫掠的想法还是戳中了一些人的心坎,他们觉得如果能摸清西洋人航行的路线,去西洋劫掠也不是不可以。
或者仿照南洋集团设个西洋集团,设立西洋保险公司征收保险费。
总之,在朝廷的政策之下,原本的海盗集团开始分化。
一些人选择开辟封地求个安稳,融入朝廷中去。
一些人仍旧忘不了海上的生活,仍旧想当海盗抢劫,和朝廷也是若即若离。
两拨人走向不同的道路,未来也会有不同的命运。
——
郑芝龙在和他们讨论一番,定下将来的策略后,回到家中又接受了恭维。
因功封爵、并且以家乡做爵号的他,得到了极大赞誉。
人人都认为他实现了光宗耀祖,不像之前那样还视他为海贼。
他的父亲郑士表道:
“一官啊,你现在也是伯爵了,可以有三百亩宅院。”
“之前修的百亩宅院是不是有些小了,要再扩大一些?”
先前修建的一百亩宅院,是他接受招安被皇帝册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