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41章 崇祯三年官员调换 (1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“大宁都督用满桂,归化都督用朱梅,他也想去草原立功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这个河套都督,用祖大寿可行吗?”

    看着枢密院推荐上来的名单,朱由检询问道。

    满桂和朱梅的能力他是相信的,甚至连祖大寿的能力他也不怀疑,这几人都是在辽东和建虏杀出来的,是大明屈指可数的将领。

    惟一让他疑虑的,就是祖大寿是否会尽力。如果他像历史上那样投降建虏,被黄台吉当成招揽大明降将的标杆,那可就不好了。

    朱由检心里仍旧倾向于把祖大寿派往别的地方,不和建虏接触。

    袁可立听着皇帝的询问,回应道:

    “祖大寿这两年一直尽心竭力,足以看出忠心。”

    “陕西的孙总督、辽东的孙督师,都认为此人堪用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弟弟祖大弼等人,足以代他留在陕西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的潜台词,就是把祖家一些人仍旧留在内地。即使祖大寿有异心,也必须考虑他们。

    而且在调出辽东之后,祖家在其他地方远远称不上树大根深。朝廷处置他们,也没有任何顾忌。

    朱由检考虑着这种局面,微微点了点头,认可道:

    “那就按这个名单发出任命,让他们列出作战计划的最低目标,枢密院再定个高目标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连自己定的最低目标都完不成,那就追究责任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他们战争不是儿戏,不可三心二意。”

    又特别叮嘱一众枢密大臣,要尽量满足前线将领的合理诉求,为他们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三个都护府的护军都尉也要好好选,帮他们做好后勤工作,监督保护军队。

    袁可立等人听着皇帝的嘱咐,又提出一件事来:

    “孙传庭举荐祖大寿的奏疏,提到祖大寿似有在河套谋取封地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陕西不少将领也打算去河套开藩,此事是否应允?”

    朱由检眉头一皱,首先泛起的念头是不允。

    因为河套这个地方,在他脑海中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土地。

    这样的地方当然要直辖,而非分封出去。

    不过在细想当前的局面后,他却发现河套直辖的条件不足——

    大明与河套之间,隔着几百里沙地。

    这让他皱着眉头询问道:

    “河套距离长城多远?”

    “在不在五百里范围内?”

    参谋部长杨嗣昌道:

    “最近的地方接近五百里,但大多在五百里之外。”

    “延绥镇距离河套,恰好是五百里。”

    “宁夏镇则更近一些,大约三四百里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单以长城来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