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40章 各人心思 (2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r/>    “皇上同意辽东军队去打,也是为了解决内忧吧?”

    “说实话,对于辽东裁军这件事,我的心里一直有些不安,怕辽东闹出兵变来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都知道鹰扬军现在的战力,那些辽东的人可不知道。他们可不会因为区区三千鹰扬军,就吓得不敢闹兵变。”

    “若真闹出事来,只怕朝廷上下都不好看。”

    “送他们走上战场,确实是裁军的好办法。”

    袁可立就是以这个理由说服皇帝的,但是面对杨嗣昌,他却不能承认。对此不置可否地道:

    “无论如何,这件事都是辽东将士提出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那边如何打,枢密院不要多插手。”

    “参谋部让辽东军队呈上作战方案即可,多从全局考虑,统筹各支军队。”

    “无论辽东那边战况如何,只要其他几路有一路取得战果,就是枢密院的功绩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这下明白了,皇帝和袁可立是顺水推舟,放任辽东军队去打这一仗。

    至于结果如何那是根本不抱期望的,无论是胜是败,对朝廷都是有益:

    胜了可以推进复辽大业,尽快结束辽东战事取消辽饷。

    败了也能趁机裁军,把辽东军费削减一些。

    所以这件事情,他是不能沾手的。否则一旦战败,责任就要由他承担。

    应该如袁可立所说,让辽东军队自己制定作战方案。

    怀着这个想法,杨嗣昌的精力自然放在其他几路上,尤其是他曾经去过的草原。

    自觉对草原颇为熟悉的他,打算完成三个都护府的组建。让他们在草原上出击,把建虏的一部分兵力牵制在这边。

    袁可立则在临别时又嘱咐他:

    “多和你父亲交流一下,了解西北的局势。”

    “朝中以前就有复套之议,把陕西移民就近迁徙到那边。”

    “以前套虏强盛这件事情被否决,如今套虏都被建虏击破了,可以再问问陕西众将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能把灾民送去河套开垦,也能减少些移民花费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闻言眼前一亮,觉得这是个好办法。又问袁可立道:

    “河套那边分封吗?”

    “如果分封的话,应该能吸引更多人去。”

    袁可立琢磨了一下,说道:

    “皇上对此没提,但是从大宁都护府来看,漠南三个都护府,都是能分封土地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长城五百里之内最好是卫所,完全由都护府掌控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塞外卫所世官的土地也是按方里,可以拥有数十方里世业田。”

    “将来九边的卫所,都会有一些迁移去塞外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这下心里有谱了,甚至在思考要不要让父亲去草原上立功,为杨家挣得一块领地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