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“今后的技术改革中,要实行企业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、工人三结合的原则,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三结合会议,探讨如何技改。”
“这件事要形成制度,就像士兵委员中产生的士官长,能参加军中集议会一般。”
这是他参考后世的鞍钢宪法,定下的三结合制度。
至于两参一改,他也提出了要求:
“基层军官是要和士兵一起参加训练的,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应该同样。”
“高级军官在军营中要时不时参加训练,关心士兵情况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,每月也应该至少要抽出一天时间体验工人的工作,体会自己生产出的产品。”
“工人则要组建工会,选出工会委员和工人代表,像军中的士官长一样参与企业管理。”
“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,工人代表可以在集议会提建议,要求进行更改。”
“普通工人有想法的也可以提出建议,联名达到一定数量的,必须召开集议会讨论。”
“但在未更改前,仍旧要遵守原本的规章制度,避免生产混乱。”
用推行集议制的名义,推动工人参加管理、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。
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,则被强制要求每月至少劳动一天。
王承恩听到这个要求,为那些管理企业的太监默哀。但他是不会为这些人说话的,身为皇帝心腹的他,不可能在皇帝兴致勃勃时,打断皇帝的兴致。
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,他在记下这些后,还参考军中制度,询问道:
“工人代表如何定呢?”
“是不是像军中那样,由军官从士兵委员中挑选?”
朱由检琢磨了一下,否决道:
“不能直接由企业高管选,否则工人可能会不服气。”
“这样,就让工会委员自己抽签,按照姓氏笔画数量排序,从低到高依次抽选。”
“抽到的就是当月工人代表,并在下月抽签时排除在外。”
“这样抽下去轮一遍,让每个工会委员都有当代表的机会。”
这是他近期一直在琢磨的事情,用票选和抽签相结合的办法,避免出现寡头制。
这种看运气的办法看似有些儿戏,其实却非常受认可:
大明吏部选官,就是采用掣签法。
大学士的任命,也被称为枚卜——
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在第一次选择阁臣时,就真的把枚卜变成实指,用金瓶掣签的方法,从廷推的十二人中,选出钱龙锡、李标、来宗道、杨景辰、周道登、刘鸿训六人为阁臣。
中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,那就是王祚远本来已经被抽中,却被风刮落了,落在施凤来衣服后面,当时没有找到。
错过入阁的王祚远,因此上蹿下跳,后来因为急于升迁被免官。
朱由检想到这件事情,又为了防止抽签被人控制,特别嘱咐王承恩道:
“你去告诉文思院的工匠,让他们研制一种金瓶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