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32章 朱亨嘉的野望 (2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算上如今带领的雇工协会,张溥还有了工人身份,兼具士农工商四民身份——

    这样的人在选举时归于哪一类,也是刘理顺如今思考的问题。

    他在摸索新的选举方法,争取让议会尽可能地表达民意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,现在的刘理顺,更关心地是自己的新区,有没有都置换为官田:

    “皇上已经允许,在吴淞江两岸建立新区。”

    “新区一共有三个:苏州府吴淞江所改为的吴淞区,宝山所改隶松江府改为宝山区,以及上海县改为的上海区。”

    “吴淞区和宝山区的荒地多,土地都置换成官田。”

    “上海区则允许有私田,甚至用上海的官田和吴淞、宝山换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打算用这三个区试验一下,哪种办法最适合工商业发展。”

    “这三个区的定位,都是工业城市。”

    这是朱由检对刘理顺的设想做出的批复,实际则要更复杂些,因为涉及到行政区划调整。

    三个新区将以方便交通原则重新划界,大体以吴淞江为界,西面、北面归吴淞区,东面归宝山区,南面归上海区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新区的防务,将归横海卫改为的羽林后卫负责。这个卫是亲军卫所之一,属于太子十卫。

    南京卫率府的官员,以后会常驻在这里,帮皇室掌控新区——

    可以说,朱由检在规划新区时,已经认识到新区的潜力。完全把新区当成后世的上海规划,从源头上掌控这里。

    为此,他还以横海卫缺编为由,把吴淞江所和宝山所并入羽林后卫,在军事上掌控此地。

    刘理顺更是他派出的重将,用这个自己登极后亲自捡拔出的状元,帮自己建设、掌控好新区。

    为此,刘理顺可谓殚精竭虑,甚至破了不在考试前见考生的规矩,调解张溥的雇工协会和苏州士绅的争端。

    这些苏州士绅在看到郑家规模庞大的船队、以及郑氏族人的豪富后,很多家族已动了心思,打算派族人去海上经营商业。

    那些原本就做海贸的家族就更不用说了,他们在看到航海图后如获至宝,打算去更远的南洋,扩大自家产业。

    原本虚幻的南洋,随着郑家船队的到来变得清晰起来。

    很多江南士绅都认识到:海外天地广阔,一切大有可为!

    这让他们的态度更加软化,在刘理顺这位状元主考官的劝说下,很多人配合上交了官田、捐纳爵士爵位。

    释放奴婢的事情也有了转机,很多家族为了开发海外领地,直接向家中奴婢许诺,只要随着他们去海外开藩,在海外当他们的军民户,就可以直接成为公民。

    而且公民身份还不止有一种,他们在成为大明公民的同时,还能成为藩属国公民。

    如果在开藩时立下功,甚至能成为世袭军士,作为他们的世官——

    在海外,世袭军士的地位相比中原要高一些。

    因为世袭百户等世官,能转为世袭爵士。

    所以世袭军士在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