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家船队在苏州的展出,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。
在此之前,这些江南士绅根本没有想过,被他们视为土包子的郑家,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实力。
尤其是俘获的荷兰战舰、还有被徐霞客宣扬的航海图,无一不代表着:
郑家在南洋取得了与荷兰人同等的地位。
难怪皇帝都要封郑芝龙为伯,还给一众海盗首领封爵,不然这些人不会把新江南等地轻易让出来。
“这个郑家,如今可是了不得。”
“他们打败了荷兰人,已经成为东南一霸。”
“幸亏皇上早早招安,让他把新江南让了出来。”
一位参观的苏州士绅感叹道。
另一人经营海贸,更是佩服地道:
“皇上深谋远虑,明见万里。”
“若是郑家还占着东宁,只怕有可能势大难制。”
“但是皇上从陕西移民把东宁岛占下来,郑家就算是海上霸主,也难以掌控整个东南。”
“不然郑家为何放着好好的陆地不去,只能去婆罗洲这个海岛开藩?”
这人说起皇帝,就掩饰不住佩服之意。
只有他们这些熟悉海上事务的人,才更明白皇帝是何等深谋远虑。
别说郑芝龙只是打败了荷兰人,就算他把荷兰人的势力吞并了,也只能成为海上霸主,却难以对大明造成祸患。
这其中的关键,就是东宁岛。朝廷掌握着这个岛,就能控制南洋到东海的航线。
难怪皇帝把东宁岛划为太子领地,实在这个岛对东南海洋太关键。
其他苏州士绅听着他的解说,对皇帝的认识更深起来。
这样一位深谋远虑的皇帝,自己再抵抗下去还有意义吗?
谁知道皇帝还有什么后手?就像苏州现在仍在罢工的工人。
这些人想到苏州现在拥堵恶臭的现状,就是皱眉不已。
谁也不愿意家乡变成这个样子,无奈那些奴婢的要求太过分。
这些贱奴想和主人平起平坐,他们可不愿意。
只是,听着郑家等福建水手谈论南洋的富庶,还有谁谁谁立功获得了爵位,或者走通了新航线发了财。
这些人对他们能在南洋自由往来贸易,都是羡慕不已。
有些人甚至琢磨着:去南洋后要不要转而做海贸,而非苦哈哈地开荒种地?
在商业氛围异常浓厚的江南,经商并不怎么受到歧视。很多大户人家,都有商业资产。
尤其是当今皇帝提倡四民皆本,并认为士人来自农工商、要经营农工商业后,商人的地位就更高了,也可以成为士绅。
张溥等士人更是带头办企业,兼具士人和商人两重身份。
如果再算上他家中拥有的土地,更可以说兼有农民身份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