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作为霞客兄捐纳爵士的首付款。”
“就算新江南开发不出来、剩下的几期款子还不上,霞客兄也能拥有爵士身份五年时间。”
这让徐霞客有些震惊了,没想到王时敏愿意投入这么大。
虽然一方里375亩土地对他来说不算是个小数目,但他还是没有丝毫犹豫,决定道:
“王公美意,霞客安敢不从?”
“我若成为爵士,那块爵士领地就请王公代管。”
“我只要有个爵士身份方便出行即可,不求富贵荣华!”
这对王时敏是好事,但他却不想这样。
因为相比起徐霞客的一百方里爵士领来说,徐霞客探索出的道路,才是他更看重的。
未来他可以根据道路选择领地,在新江南选择一个好地块——
他已经得到皇帝许诺,会以爷爷王锡爵的功劳获得男爵身份。如果在新江南开发这件事上做得好,还有提升为子爵的可能。可以预先选择二百里封地,作为世代相传的祖业。
申用懋也同样是这个待遇,两人都被委以新江南开发的重任。
所以他才不惜投入重本,帮徐霞客获得爵士身份,得到一个爵士领。
以便让徐霞客更用心些,探索出能通航的路线,选择一个好地块。
徐霞客推脱不过,只能答应下来。
黄道周却有些疑惑道:
“烟客如此,是要分家了吗?”
“皇上对跨府、跨省拥有产业极为关注,你们王家是要迁一支到常州去?”
王时敏用一方里苏州的土地和徐霞客置换后,就在常州府有了一方里地。
这种事一定会在官府挂号的,因为皇帝要求统计这一点,避免有些人用这种手段规避有产税。
所以大部分家族为了避税、也为了避免朝廷注意,都会把外地的旁支分家,不再属于一家人。
就连企业开始征税后也是如此,有些大商家已经分户,用族人掌管外地公司,转变为合作关系。未来江南小微企业数量众多,和规避税收也脱不了干系——
很多人都只想缴纳百分之三营业税,企业做大时就拆分。
王时敏对朝堂上的事情极为关注,还和温体仁是世交,对这些自然是知道的。叹气道:
“正是这样,王家打算迁一个旁支去常州。”
“这苏州已成了是非之地,迁一些人去常州,说不定更能保全下来。”
“三四户家庭一分,就不用缴纳有产税。”
“还要多谢霞客兄,帮我换了这块地。”
最后一句话,是向徐霞客说的,明显还有托徐家照应的用意。
徐霞客知道自己这次置换是占了便宜,哪敢得了便宜还卖乖。一口向王时敏许诺,一定帮王家的人在常州扎下根。
他接下来的行程也定了下来:前往澜沧江探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