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 这让他顿时丧失了和边防部争夺的动力,打算仿照海关总署的税收分配。
朱由检则在考虑重复征税的问题,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,完全避免重复征税是很难的事情,否则会出现大量偷税漏税。
为了减轻小民负担,他又继续下令道:
“个人用扁担或人力车贩运的货物,凡是在十石或一千斤、价值百元以内的,尤其是粮食、蔬菜、渔获等食物,一律不得征税。”
“各个城市还要留出专门的摊位给这些人,摊位费要尽量低。”
“被多征税或重复征税的企业和个人,可以保留税收凭据,在税务申报时申请退税。”
“太府寺要专门留出一部分税款,退还重复征收的部份。”
这无疑加大了太府寺的工作量,虽有很多大臣赞同,太府寺卿董应举却询问道:
“工商税是和地方分享的,朝廷这边退了,地方要不要退?”
“如果都退的话,事情太繁琐了,朝廷和地方都要增加很多官吏。”
朱由检眉头一皱,同样感觉棘手。因为现在是个完全靠人力的时代,太府寺现有的官吏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复杂的退税。
毕自严出主意道:
“不如不退税款,而是开出税票。让被重复征税的税款,用于抵扣下一年度税务。”
“这样朝廷也不用专门留出资金给他们退税,有更多的钱能用。”
这个办法有的人赞同,有的人则提出质疑:
“这种税票被人伪造怎么办?那样岂不会偷税漏税?”
“有人拿着税票抵扣了,某地、某年的税收岂不大受影响?官员的政绩要怎么算?”
“还有官员故意重复征税,给后来者挖坑怎么办?”
这显然牵扯到很多问题,朱由检听着他们的讨论,总结道:
“抵扣税票这件事要慎重,最好是太府寺和地方衙门一起开,降低伪造可能。”
“或者向他们支付国库券,作为朝廷欠他们款项的证明。在国库有钱后再支付,并允许用国库券抵税。”
“至于官员考核的问题,可以把抵税单列,加强相关统计。对重复征税比例高的、抵扣数据异常的,都要严加审核,追究相应责任。”
这样无疑又增加了工作量,但是国库券这个说法,却让董应举眼前一亮,说道:
“国库券是国债吗?”
“就像东平伯国发行的债券?”
朱由检道:
“类似国债,但是利率更低甚至不给利息。”
“允许在证券交易所流通,券上标注使用年限,限期完成兑付。”
“如果急需用钱,还可以在银行抵押贷款。”
这显然比直接开具抵扣税票更好用,可以让急需用钱的人拿到钱,国库也有更多的腾挪时间。董应举道:
“臣以为发放国库券更可行,但需要太府寺和地方一起验证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