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24章 重塑苏州秩序 (4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的征银,对有些农户很是不便。再加上四方多灾,朝廷需要粮食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个一税制,纳粮、纳银皆可。”

    “司农寺会在各地建立仓库,接收需要起运的粮食。”

    “顺天银行和户部银行,负责接收银两。”

    这是对一条鞭法的整理优化,汲取了之前推行一条鞭法的教训。通过废除优免、设立转运机构、发行银元等,简化征税难度、降低耗羡加派。

    同时因为地方废除徭役很难,这次没有把徭役并入,纳税和服役仍旧分开。

    以后耗羡征收、徭役征发,都需要通过议会,由民众监督官员。

    曹文衡听得连连点头,认为确实比旧法好多了,可以看得出朝堂诸公不是在吃干饭。

    尤其让他触动的,是朝廷这次还注意到民众的负担,设置了租税限额。朝廷对官田直接征收的最高就是三斗。地主向佃户征收的租税,不能超过一石。

    如果实际负担超过这个限额,民众就可以抗租抗税,静坐示威请愿。

    这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叹道:

    “当今皇上真是仁德,时刻关心小民生计。”

    “就连抗租抗税,都会允许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现在官员的考成主要看赋税,夹在其中实在为难……”

    摇了摇头,觉得这条很难行,估计各地官府为了政绩不会允许佃农闹起来。

    张溥也觉得这点有点天真,但他不能说皇帝的不是,反而得尽力补救,说道:

    “我们雇工协会,会专门组建佃农协会,指导佃农抗租抗税。”

    “争取让士绅的租税不超过限额,尽力调解争端。”

    又说道:

    “朝廷对官田只收三斗租税,实在称不上高。但是地主的私田最高能收一石,那就实在太高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和顾校尉仔细商量过,认为最高八斗更合适。但是苏州的士绅,估计会不答应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张某和雇工协会的兄弟,打算把租税超过七斗五升、也就是朝廷平均赋税三倍以上的地主,在舆论上定为劣绅。”

    “帮助佃农控告超过一石租税的劣绅,把他们列入黑名单。”

    “征收五斗以内,收到的租子不超过朝廷赋税的,才会定为良绅,在选举时为他们做宣传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士绅多少会有点顾忌,不会太逼迫佃农,引发抗租抗税。”

    曹文衡点了点头,感觉张溥这个做法很好。

    有雇工协会在官府、士绅、佃农之间调解,确实能减少很多事端。

    再加上雇工协会对士绅的制衡作用,所以他是越看这个协会越满意,打算推广到其他几府去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同样对雇工协会很满意的,还有在暗中观察的刘理顺。

    他在张溥率领雇工协会收割粮食、缴纳赋税后,就敏锐认识到雇工协会的意义:

    这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