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23章 秋收行动 (4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p;   “秋收有大乱?”

    “张溥到底想做什么?”

    看到这个情报的刘理顺,皱着眉头思索道。

    他在苏州停留已有数日,肉眼可见地看着这个城市,更加脏乱起来。

    这让他感受到了雇工的重要性,同时对张溥要做什么,更加好奇起来:

    “难道张溥要抢粮?”

    “他接纳了那么多雇工,如何把他们养起来?”

    这是很多人都能预料的,投奔雇工协会的雇工和奴婢,颇有一些身无长物的。这些日子全靠雇工协会养着,让他们能吃上饭。

    但是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,张溥和雇工协会再有钱,也养不了数万人多久。更别说大部分雇工没钱,连会费都交不起。

    所以,张溥的秋收行动,一定和粮食有关。说不定就会在田间械斗,相互争夺粮食。

    这让刘理顺不由感叹:

    “多事之秋啊!”

    “苏州这个地方,治理起来真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带着数万雇工的张溥,想打破苏州的格局都如此艰难。

    苏州的官府和衙门就更不必说了,根本不可能触动这些大户,只是按惯性延续治理而已。

    如果能得到大户的支持,那就治理得好。反之则会处处受制,甚至被赶出去。

    要在这样的地方建设新区,可想而知会有多艰难。

    所以刘理顺放弃了在吴县、太仓等地划出新区的想法,打算选个荒凉之地:

    “吴淞江所、宝山所,似乎可以选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苏松海关就在这,由苏州府和松江府共同分享。”

    苏松海关之设,两府没少争执。毕竟海关说是加强关禁,其实却能合法贸易。

    最终还是江南巡抚曹文衡调解,把海关设在两府之间,合作建立起来。

    刘理顺也知道海关的重要性,打算分一杯羹,把新区放在这里。

    他看准的,就是嘉定县的吴淞江所和宝山所,以及上海县吴淞江两岸。

    这里相对比较荒凉,更容易让他发挥:

    “卫所的土地可以直接作为官田征收,荒地河滩海滩也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能全部置换成官田,那就会更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百万亩的土地,足够建设起一个新区。”

    盯上了吴淞江下游的河道两岸,刘理顺打算在这里建设新区。

    目标则是百万亩,要全部是由官府掌握的官田。

    所以他对张溥的行动很期待,想看看他如何逼迫苏州大户把官田交上来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张溥的行动很快,就在苏州的稻米开始成熟的时候,他组织了数个收割队,在护卫队保护下,前去收割稻米。

  &nbs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