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以上、且愿意成为军民户,即可获得公民身份。公民可强制解除身契为自己和家属赎身,其家属自动获得公民身份。”
“王公,你说朝廷定的礼法,能不能管到苏州?”
“王家愿不愿遵守礼法呢?”
王时敏能说什么呢,这时当然不能说朝廷的礼法就是一纸空文。
他向张溥拱手道:
“朝廷定的礼法,王某自然是不敢违背的。”
“回去我就问问,谁愿意参军服役。”
“到时候一定敲锣打鼓,送他们为国效力。”
张溥哈哈一笑,挥动折扇说道:
“王公这次爽快,那我就说第三条了。”
“奴婢释放之后,也是需要生计的。”
“请王公把超出限额的官田还给官府,分给这些人耕种。”
这是王时敏最痛恨的一点,也是很多苏州大户团结起来的原因。
苏州的官田数量高达六成,哪一家敢说自家的土地没有官田?
而只要有了官田,那就要遵守一百亩限制。各家在去年开始分家遵守千亩限制后,哪想到还不到一年,就要降低限额,被限制到百亩。
就连苏州知府寇慎提议的三百亩,朝廷都没答应。打算逼他们苏州大户割肉,分给那些奴婢。
王时敏想到自家的佃仆以后还有可能耕种王家献上去的官田,只是不再交租给自己,心里气得不打一处来,感觉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。
他向张溥说道:
“西铭先生也是苏州人,不会不明白苏州官田和民田现在已经基本无异了。”
“这各家的官田,也是花钱买来的。总不能你这一句话,就要我们无偿交上去。”
张溥打了个哈哈,说道:
“那你可就要和卖给你官田的人说了,甚至能向官府报官,把他们给抓起来。”
“按照大明律例:典卖官田至五十亩以上,卖主和买主如系军户发边卫充军。如系民人,发口外为民。”
“王公有官身不用害怕,但是可以把卖给你官田的人流放到塞外去。”
王时敏听到这话气得牙痒痒,知道若真按张溥这样说,以后就没人和他王家做买卖了。
但是要让他无偿交出官田他也不愿,谁知道朝廷以后会不会再出什么措施,逼迫各家把财富吐出来。
——
眼看事情陷入僵持,江南巡抚曹文衡,带着一行人走了进来。向众人介绍道:
“这位是靖江王的使者孙先生,这位是江陵公的叔祖张先生,这位是海公的后嗣海先生。”
“他们都是为大伙儿排忧解难的,愿意把自家的土地,补偿一些给主动上交官田的义民。”
靖江王的使者孙先生率先道:
“我家王爷,正在占城开藩。”
&n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