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/>
“同社中人,也应遵守回避制度,在社中人员担任卿相时,不得担任科道职务,也不得同属一个衙门。”
这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,成基命、钱谦益等人,对此纷纷反对。
他们都知道这是在针对东林党,如果同社回避的话,东林党就无人能担任科道,甚至各衙门也只能有一个官员。
还想着靠东林党的支持成为卿相的钱谦益,哪里愿意看到温体仁的措施被通过,向皇帝道:
“陛下,君子群而不党,小人党而不群。”
“君子因志趣相投结成文社、诗社,并非是在结党。”
“怎能因为他们同属一社,就要求他们像亲属那样回避?”
“如此规定,还有谁愿意去注册社团?”
温体仁老神在在道:
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
“既然都是君子,坦坦荡荡注册有什么不对?”
“若是不愿注册也可,只需要成员不超过二十人、同属一县即可。”
“难道一县友人,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?”
钱谦益听出温体仁的讥讽之意,对他怒目而视。
成基命则看着默然不语的皇帝,有些明白这就是皇帝的意思。
回想皇帝这两年来的任命,他已经明白有些事即使没有明说,却表明了皇帝的心意:
朝堂上属于东林党的大学士和九卿,从来没有超过两位。
科道官员更是被严查党派背景,凡是能调出的东林党成员都被调了出去。
显然,温体仁就是看出了皇帝的意思,所以才提出这个建议。
这让他慢吞吞地说道:
“陛下,温学士所言,臣以为不无道理。”
“当在议会中试行,限制同社议员。”
“同宗、同族、姻亲同样要限制,宗族人口超过一定数量也需报备。”
朱由检诧异了看了他一眼,对这个叶向高的弟子支持限制社团很是惊讶。
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,温体仁针对的就是东林党。难道成基命想出了什么办法,能够让东林党规避限制?
心中怀着疑惑,朱由检面上仍旧道:
“成卿坦荡忠贞,不愧为清白大臣。”
“宗教、宗族、社团应该如何限制,可以举行廷议具体商议。”
“这个廷议,就由成卿主持,朕的意见是凡是成员跨府、或者超过千人的,都应重点监视,防止干涉选举。”
“总之,要让议会尽可能地代表民意,朕的天下要和万民共治!”
在场群臣闻言,顿时山呼万岁,对皇帝如此坚持与万民共治感到欣喜。
议员选举出问题他们不是不知道,之前之所以不向皇帝特意说,就是因为他们担心皇帝面对这些问题退缩,放弃建立议会。<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