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官磨合非常顺利。
如今顾炎武要被调走了,将来的护军不知是什么样。万一是个喜欢争权夺利压制武官的,他可就有得难受了。
好在皇帝没有如此不智,没调一个不熟悉的人过来。射声营的护军,暂时由参谋长张永安署理。到了辽东以后,则由锦衣卫东北镇抚使张道浚兼任,协调和辽东方面的关系——
这是射声营的又一个方便之处,名义上仍旧属于锦衣卫的他们,能够很方便地借助各地锦衣卫的势力。
地方官员对他们同样要高看一眼,防止得罪锦衣卫后被针对。
看着皇帝的这番安排,孙应元稍微放下了心,和顾炎武依依惜别,又向他道:
“调兵的事情好说,我会把出身东宫卫所的将士,全部都调给你。”
“再给你一个完整的中队,护送你去江南赴任。”
把钱武等出身羽林诸卫的将士调出,孙应元给顾炎武拨出了一个中队。
两人就此分别,一个前往辽东,一个向松江而去。
——
羽林后卫的驻地,被皇帝安排在松江府。
顾炎武这次过去就是加强他们的,组建起羽林后卫的守卫队。
如果江南真的出现大乱,他们就是朝廷派去的第一支军队。
为了能在抵达江南后第一时间投入战斗,顾炎武清点着麾下的人数,任命道:
“钱武,你来担任这些士兵的队长,把他们整合成一个小队,按中队规格组建,做好扩充为中队的准备。”
“其他军官组建成教导队,准备到江南后,带领羽林后卫的守卫队。”
各人纷纷应是,迅速开始整编。
钱武麾下的四十三名士兵都是出身羽林诸卫的,还有不少来自他出身的羽林中卫,也就是以前的涿鹿中卫。
他把这些人编成三个什,并以小队的规格对待,让他们推选士兵委员,自己从中挑选士官长。
然后又请顾炎武任命了指导员,三人组成集议会,商议什长、伍长任命,提交顾炎武批准。
顾炎武见此点了点头,知道钱武已经有能力担任中队长。
这个设置虽然简单,却已经有了中队的架子。只要再补充上副中队长、副指导员、司务长,一个中队的领导机构就算完整了。
现在嘛,自然是简单点,组成集议会即可。副职要留给其他人晋升,让他们积极提建议。
考虑到去江南后要从羽林后卫吸收人员进入,顾炎武叮嘱钱武道:
“把每个人都当成什长伍长培养,准备到江南后扩军。”
“有闲暇就组织学习,让他们把握好机会。”
又向全体人员训话道:
“这次任务,是去江南防乱。”
“皇上要求,必须在十五日内抵达苏州。”
“沿途已备好马匹,坚持不住的人就地留在驿站。”
&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