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/>
袁可立和辽东督师孙承宗是老朋友,自然要为他辩解几句,说道:
“辽东的情况和京城不同。”
“京城的防御压力没那么大,只需要养着神机营一支精锐就好了。”
“辽东却一直需要面对建虏,可以说所有士兵都是精锐。”
“从这方面来说,每年消耗五百多万银两并不为过。”
“毕竟整个辽东的兵马,是神机营的五倍。”
闵梦得没有说话,参谋部长杨嗣昌道:
“话虽如此,五百多万饷银还是太多了。”
“而且辽东兵马的战力,可对不起这个花费。”
“他们现在既然主要是守城,那就应该如圣上所说,建立全民皆兵的三级动员体系。”
“这样现有的兵马能砍掉一半,让他们转入预备役,只在敌人进犯时应征。”
“如此可节省二百多万花费,用于制造新火铳。”
这个提议,让枢密大臣们纷纷点头。军机处的徐光启也说道:
“十万两银子,能制造一千支线膛火铳和四千支滑膛火铳,可以装备五千人。”
“二百万两银子制造的火器,足以装备十万大军。”
“如果制造出十万支新火铳,装备辽东的现役和预备役。他们的战斗能力,绝对远胜现在。”
“徐某也以为应该降低饷银支出,把更多的军费用于制造火器。”
他这番话分量极重。因为大明的火器新军,就是他一手练出来的。
如今正式成军后,鹰扬军战力强横,已是众所公认——
今年的演习之中,装备新火铳的鹰扬军,就拔得了头筹。
就连辽东派来的精锐,也没有在他们面前讨到便宜。
所以徐光启说十万装备新火铳的现役和预备役、要强于现在的十几万军队,众人只能相信,而无法提出质疑。
这让支持整顿辽东军队的枢密大臣变得更多,袁可立也只能说道:
“兹事体大,还是请求圣裁吧!”
“若是陛下要整顿辽东军队,枢密院就拿出个方案来,派得力大臣主持。”
——
朱由检当然是想要整顿辽东军队的。
之前不敢动是因为辽东太重要,他担心自己动作大了,可能会有人打开山海关把建虏放进来。
但是如今黄台吉率领建虏的精锐在西征,大凌河沿线又修建了数座城池防御,这让他终于下定决心,趁此时机整顿辽东军队:
“整编方案,就由枢密院制定。”
“方案通过后由袁卿或者李卿,去辽东亲自主持。”
“务必要在今年完成整训,不给建虏可乘之机。”
袁可立听到皇帝有意派自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