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 这吸引了一些不得志的官吏应募。甚至有一些被降级的卫所世官,在得到黑龙江属于塞外、去服役就不被降级的承诺后,咬牙加入了巡阅府。
也因为此,孔贞运虽然在上月初就得到了任命,却一直没有起程。只是派出了先遣队,先期去做准备而已。
王承恩听着皇帝的问话,揣摩着皇帝可孔贞运迟迟未上任不满,斟酌道:
“听说这几日就要启程,要不要小臣去催催?”
朱由检瞥了他一眼,说道:
“催就不必了,只要在今年能上任就好。”
“过两个月黑龙江就会开始冰封,想来孔贞运会在那之前过去。”
“你去告诉他多从工部招些人,尤其是擅长开垦沼泽、围湖造田的人。”
“东北那边的水泊沼泽多,需要下大力气好好开垦。”
“另外……”
想起一件事情,朱由检又嘱咐道:
“让徐先生的农科院派人,把收集的耐寒作物都带去黑河试种。”
“尤其是小麦、稻米、粟米、玉米、大豆、高粱,要筛选出耐寒品种来。”
“这件事一定要抓紧,确保收复松嫩平原后能立刻派人开垦。”
“如果从北方招募不到愿意去东北种植水稻的人,可以去朝鲜招一些。”
这是他基于历史获得的经验。
东北虽然寒冷,却是能种植水稻的。
从唐朝开始,响水大米就是渤海国的贡品。
清朝前期封禁东北,也将舒兰大米作为贡品。
清末中原移民和朝鲜移民进入东北后,更是带动了大米的种植。
所以朱由检特意嘱咐,可以从朝鲜搜集稻种、招募移民屯垦。
他希望能吃到东北的贡米,让京城的漕粮不完全依靠南边。
——
王承恩将这些记下,值班结束后就去告知了孔贞运。
孔贞运听到皇帝对他拖拖拉拉似乎有些不满后,大热天险些惊出了一身冷汗,又叫苦道:
“不是我不愿去上任,而是塞外荒凉苦寒,人们都不愿去。”
“皇上还有意在秋季征讨嫩科尔沁,这不招募足够的兵马能行吗?”
“若非李将军帮忙选兵练兵,只怕孔某会更忙不过来。”
王承恩听着他的抱怨,笑呵呵地说道:
“皇爷给了你开府的权力,这些你当然都要担起来。”
“过了这一关才能成为卿相,难道你甘心只做个使臣?”
孔贞运同样知道这一点,心知皇帝这次将他外放其实是锻炼,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能力。
如果他在黑龙江做得好,未来成为九卿、大学士都是板上钉钉。做不好的话,可能就像王承恩说的,不管职位再高,做的也是使臣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