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 如此高的赞誉,让李邦华受宠若惊。因为他实在想不到,皇帝对自己有这么高的评价。
因为在他看来,集议制和士兵委员会都不是什么大事,只是皇帝交代了、自己落实下去而已。
他自己心里最满意的,其实是让各级护军宣扬文天祥的事迹,让士兵怀着忠君报国之心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。
他认为京营士兵现在这么有精气神,是护军和祭司们的功劳。是这些人向士兵宣扬忠义,让士兵相信自己死后能成烈士、甚至能被封神。
不过如今皇帝认为是集议制和士兵委员会的功劳,他也只能说道:
“是陛下定的措施好!”
“将士们都怀着报国之心。”
朱由检哈哈大笑,让李邦华继续落实和完善军中的集议制。把行之有效的措施整理出来,作为军中规范。
然后,他又让士兵举行了射击、射箭等比试,直到傍晚时分,方才兴尽而归。
——
朱由检正要去找田妃再“创作”几首曲子。忽然就接到了锦衣卫的密报,南方传来两个坏消息:
一是张溥在苏州搅事,让江南各地有发生奴变的危险。
二是荷兰人进犯厦门,被早有准备的郑芝龙打退,焚其三艘舟船。
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,如今的风帆战舰,并无在近海抵御火攻的能力。朱由检也早就据此,命俞咨皋给郑芝龙送去了硫磺、火油等物资。
出乎预料的是荷兰人退走的时候,在海上劫掠了一艘从南洋回来的运粮船,这让朱由检又惊又怒,当即就拍案道:
“荷兰人怎敢如此?”
“他们是把大明的海洋,当成自家的吗?”
“还有谁透露的消息,让荷兰人知道劫运粮船?”
锦衣卫掌印郑士毅满脸晦气,知道皇帝为何会有这么大的怒气。
如今的京城各支军队,可是靠从南洋运来的稻米养着。否则京营的粮饷改革,哪能这么顺利?
荷兰人现在把运粮船劫了,这就触了皇帝的逆鳞。如果事情恶化下去,更是会影响到京营的军心。甚至影响到沧州那边的移民。
这让郑士毅小心翼翼问道:
“南洋的粮食现在很重要。”
“要不要与荷兰人和谈,答应一些他们的条件?”
朱由检听到和谈,顿时来了兴趣。在知道荷兰人开出了五个条件后,仔细询问起来。
期望能同林丹汗瓜分漠北那样,与荷兰人达成瓜分南洋的和议。
不过在听到郑士毅转述的和谈条件后,他已经出离愤怒了,恨声道:
“好好的海上马车夫不当,偏偏想垄断贸易。”
“这些条件朕一个都不答应,让郑芝龙继续和他们打下去。”
命令郑士毅立刻传讯,让郑芝龙和他们继续打。必须把荷兰人打怕,达成瓜分南洋的和议。
至于荷兰人的条件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