撤销早已实施的士官长制度。
朱由检当然不为所动,但是把士兵委员的提名权,交给各队护军——
只有通过护军审核的,才能成为士兵委员候选人。
同时严格规定了各级士官长的任职时间,到期就必须进入军校学习做军官,防止一些军士的威望太大,出现能操纵主将废立的牙兵。
如今在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后,基层军官已经慢慢适应了士官长和士兵委员会的存在。士兵们在理解新制度后提出的各种诉求和改进建议,让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,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明显改善。
朱由检从歌声中,就听出了他们的精气神。相比前两年来说,普遍更有精神。
这让他很是感慨地道:
“两年整军,不及今年半载。”
“还是要相信人民的力量,让他们发挥才智。”
又向京营护军使李邦华道:
“京营的集议制、尤其是士兵委员会落实得好,李卿功不可没。”
“拟旨,李邦华世职升一级,提升为金吾卫副千户,可以转为三等男爵爵位。”
“其余有功人员,兵部酌情封赏。”
这个赏赐之厚,明显出乎群臣意外。
兵部尚书薛凤翔道:
“陛下,由百户到副千户,是从爵士到男爵。”
“没有大功就册封,臣恐难以服众。”
“不如等李都护立功后,再行封赏不迟。”
这是群臣现在普遍的认识,百户、试百户这两个世职可以稍微放松,是否转为爵士也无关紧要。
但是百户之上,副千户就能转为男爵,封地方一百里、面积堪比一县。放在以前就能称为百里侯,治理好了能有几万户。
这么丰厚的封赏,让他他们对这一级的爵位很看重,也是之前卫所改制时,他们把很多世官降为试百户的原因——
这些大臣都不希望指挥和千户世职太泛滥,将来转为爵位后,自己身上的爵位贬值。
如今留下的两万多指挥和千户,很多人还嫌多了呢!
百户升为副千户,就这样成了一道坎。没有足够的功劳,根本升不上去。
李邦华同样如此认为,推辞道:
“陛下,臣这些微功劳,当不起如此赏赐。”
“请陛下收回成命,待臣在战场上立功。”
朱由检闻言看了他一眼,制止了其他要发言的臣子,向群臣道:
“你们啊!对这这件事的认识都不够深刻。”
“有了集议制和士兵委员会,之前确定的各项措施才算在军中扎下根来,真正得到士兵的拥护。”
“李卿就是这些制度制度的奠基人,凭此功绩难道还不值得升一级?”
“等以后你们才会发现,李卿的功绩要更大。他将来凭此功绩,进入紫阁也足够!”
 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