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 在他自己看来,是觉得自己在江南比在山东做得好的。
毕竟在山东他只是布政使,有巡抚、按察使等官员掣肘。
在江南则成了巡抚,能够大刀阔斧地治政。
而且在皇帝实行任期制后,他也不用担心自己突然被调离,能按心中所想,处理江南事务。
在崇祯元年九月上任之后,他先是平息了苏松两地的纷争,成功设立苏松海关。
而后又平息陆地匪患、剿灭海上的倭寇余孽。
这是江南所有士民都称颂的事情,去年他还整治了申家,得到皇帝信赖。
可以说,曹文衡对自己在江南的功绩颇为自得,觉得比大多数巡抚要强。甚至在把城隍庙和名宦祠整合的时候,感觉自己有可能像袁可立那样成为苏州名宦,陪祀在苏松城隍海瑞身边。
然而,张溥却毫不客气地说道:
“相比山东来说,曹公在江南做的差远了。”
“在山东时,曹公只是布政使,按朝廷的命令实施政令就是。”
“但是在江南您是巡抚,您说江南巡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?”
曹文衡闻言生怒,因为他之前那番话,只是自谦而已。
没想到张溥却顺杆子往上爬,说自己做得不够好,这让他神色严肃道:
“本官身为巡抚,职责自然是代天子巡行天下、安抚军民。”
“难道平息匪患、剿灭倭寇,做得还不够吗?”
张溥心里对这些也是夸赞的,因为这确实是为苏州做的好事,他作为苏州百姓要称赞。
然而现在他要说服曹文衡,就只能故作平淡道:
“这两件事称得上功绩,但是却远远不够。”
“敢问曹公是练出了多少兵?还是打了什么大胜仗?”
曹文衡一时哑然,不敢说自己练出了什么精兵,更不认为自己打的是大胜仗。否则他就不会只得到世袭百户,而非更高封赏。
想着孙传庭靠着在陕西剿匪已经成了世袭副千户,现在又被派去山西。他的心情也慢慢冷静下来,知道相比战乱不断地西北来说,他的这点功劳当真称不上什么大功绩,而且没有后续。
这让他脸色变了又变,最终向张溥拱手,致谢道:
“西铭先生说的是,曹某受教了!”
“我身为江南巡抚,确实不该在兵事上自得。”
张溥哪敢受他的礼,急忙避到一边,又回礼道:
“曹公剿灭盗匪海盗,学生在家乡也是受益的。”
“只是这江南之地到底安靖,曹公做了这些后,兵事上实无可为。”
“不知曹公可知,皇上为何赞赏你整治了申家,而非其他方面?”
曹文衡眉头紧锁,思索这件事情。
之前他整治申家的原因,自然是因为皇帝在朝堂上点了申时行。申家又受到士子围困,不得不接受他的“好意”。<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