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伯爵,完全无法接受。
他们对此的反对,要比毛文龙、满桂封伯时多得多,毕竟那两人征战多年,积累的功绩足够。
张献忠却完全可以说是侥幸,碰到林丹汗征讨阿鲁科尔沁,夺了他的战利品。
枢密同知袁可立道:
“拓土千里,需要实打实的掌控。”
“如今张献忠只是侥幸趁着阿鲁科尔沁空虚,攻占一些部落。”
“臣以为他的功绩还需待定,等到完全征服当地后,再册封他伯爵爵位。”
兵部右侍郎熊明遇也说道:
“若是张献忠以此侥幸功绩封伯,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?”
“将来若有人立下同样的功绩,朝廷封还是不封?”
朱由检对此大笑道:
“当然是要封了!”
“无论是幸运还是实力,只要拓土千里,朕就以伯爵酬功。”
“这次封张献忠伯爵,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看到,他们也可以立下同样的功绩。”
“朝廷言出必践,封赏绝不打折!”
“张献忠就封伯爵,在他恢复的土地中,选择方三百里。”
这番斩钉截铁的态度,让群臣认识到皇帝的心意不可改。
再加上塞外早已被皇帝划为戒严区,册封顺天贵族的权力也完全在皇帝手里。
他们劝谏之后,最终只能认命。
张献忠被册封为顺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西海伯,爵禄一千石,封地方三百里,可以自行组建一个卫。
朱由检特别嘱咐道:
“西海卫的人员,可以让西海伯自行招募,武器向装备部购买。”
“装备部要优先调拨,把相应铁甲和火铳趁着通航时期运过去。”
“顺礼王从大明得到了五千副铁甲,现在估计还有三四千完好。必须要让西海伯有足够的实力,在漠北制衡顺礼王。”
这个说法,让一些臣子恍然,觉得明白了皇帝为张献忠封伯的原因。
显然是为了加强他的实力,用来制衡林丹汗。
放眼大明的将领,现在也只有他最适合。派其他人过去,还没有人情愿呢!
所以,皇帝册封张献忠伯爵,既是为了兑现之前作出的承诺,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,让张献忠选择领地后,稳固那片地域。
这让张献忠的封爵,终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。施凤来还按皇帝的授意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诏书,显示朝廷褒扬武勋。
张献忠通过武道大会崭露头角这件事,更是被朱由检要求重点宣扬。在下一届武道大会即将召开时,为它宣传预热。
掩藏在其中的册封胡良辅为男爵的诏书,自然就不怎么引人注意了。朱由检以胡良辅监军有功的名义,按张献忠的两成功劳册封他为男爵,允许自行组建千户所,拥有千人护卫。
还向他发了一道密旨,教导张献忠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