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官员。
面对吕逊这番话,他毫不留情面地斥责道:
“吕按察使此言,实在太过荒谬!”
“朝廷设立按察司是做什么的?不就是为了监察地方?”
“若是有地方官员隐瞒匪患,你们按察司是做什么的?”
“难道要让本抚教你,如何做个按察使?”
吕逊听得脸色通红,万万没想到以前极为和气的耿如杞,如今竟这么不给自己留颜面。
作为从郎中、参议、参政一路升上来的按察使,他在心里面是不怎么看得上耿如杞的。认为耿如杞不过是因缘际会获得虚名,才从一个兵备副使,快速升迁到巡抚一职。
而且耿如杞在廉政总署任上失败的经历,也让他觉得这个人只是空有虚名,其实全无才干。
以至于山西官场被清理后白纸一样的局面,竟然被耿如杞放任,又变得铁板一块。
如今面对耿如杞的斥责,吕逊生硬地道:
“不敢劳巡抚大人教导,吕某自然会做好分内之事。”
耿如杞闻言猛一击掌,哂笑道:
“好一个分内之事!”
“官员治理地方,不就是分内之事吗?”
“如今起了匪患,就是他们失职。”
“不能听本抚命令平定匪患的,本抚将来就带着他一起。”
“无论杀头还是流放,路上都有个伴!”
警告山西官员收起以前的把戏,不要再想着糊弄了事。
敢把自己的性命当儿戏的话,自己就带着他们一起。
破罐子破摔的耿如杞,可以说和山西官员彻底撕破脸,再也不维持你好我好的局面。
他甚至上了一封奏疏,请求皇帝把山西划入戒严区,准许他便宜行事剿灭盗匪。
山西总兵张鸿功,同样在这份奏疏上署名。他对戒严的认识更深刻,因为延沧公路一带,就是由他率领山西镇实行戒严,防止公路上的流民流窜。
在他看来,戒严后有助于便宜行事,山西匪患若想尽快平定,就必须宣布全境戒严。
——
这份奏疏,在朝堂引起的波澜比之前还要大。因为很多官员并不认为,山西形势严峻到了必须戒严的地步。
每次戒严区域的扩大,都是皇帝权力的扩大。皇帝之前能直接调整孙传庭、祖大寿等人的职务,就是因为陕西属于戒严区。
不愿意看到这一点的群臣,当然不想把戒严区域扩大。就是首辅韩爌,也不认为家乡的情况需要戒严。
就在大明的君臣对此展开博弈的时候,一个从草原上传来的消息,终结了这个争论:
建虏在消停了几个月后,终于再次出兵。方向不出意外是草原,轻易击溃了顺礼王林丹汗的察罕部。
没进行多少抵抗的林丹汗,已经率领本部逃亡。建虏却紧追不放,想让这个蒙古大汗臣服,征服草原各部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