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 作为三省剿匪总督,孙传庭对于剿匪事务可以一言而决。但是山西、河南二地如何抚民,他就没有权力插手了——
三省剿匪总督到底不是三省总督,只有军事上的权力。
杨鹤的职务,也只是三省剿匪护军使,负责剿匪军队和地方的联系。
他对地方事务同样没有多大发言权,只能叹息一声,希望山西巡抚耿如杞能做好抚民。
——
此时的山西巡抚衙门,气氛远比陕西总督府凝重。大堂上人人屏息,几乎落针可闻。
在收到朝廷的斥责文书后,人人都知道耿如杞在山西的时间,已经进入了倒计时。
被革职暂代的他,如果能在接下来几个月控制住匪患还好说。控制不住的话,那就像皇帝警告的那样,至少是流放结局。
曾经险些被阉党害死的耿如杞,并不畏惧死亡。对于当年拒绝参拜魏忠贤,他没丝毫后悔。
但是如果被朝廷以治政不力的罪名罢官,还要连累祖上蒙羞、家人流放,耿如杞觉得自己无论如何,不应该落到这个结局。
所以他盯着堂中的山西官员,厉声道:
“此次匪患蔓延,山西官员皆有责任。”
“皇上命我戴罪立功,尔等同样如此。”
“如若控制不住匪患,尔等就和本官一起,流放海外戍边。”
一众山西官员,闻言大气都不敢出,知道耿如杞说的绝对不是虚言。
两年前的李养冲案,山西官场就迎来了一场大地震,几乎有一半的官吏,被流放甚至抄家问斩。
如今匪患之事,绝对比李养冲案更严重。如果控制不住,朝廷绝不介意再次清理山西官员。
耿如杞现在别看只是戴罪立功,权力却前所未有的大。牵连到匪患一事的山西官员如今都在戴罪立功,由他决定选谁用谁。
这些官员,都希望耿如杞继续发扬君子之风,严于对待自己、宽于对待他们。
山西按察使吕逊道:
“朝廷远在天边,不知山西的情况。”
“若是发生匪患的地方官员都被革职,靠谁治理地方?”
“而且这样下去,又有哪个地方官敢上报匪患?”
耿如杞之前也是如此想的,甚至在山西官员的劝说下,向朝廷上疏不要惩治发生匪患的地方官员。
他和很多山西官员,都认为盗匪是从陕西来的。因此惩治当地官员,实在是不应该。
但是如今被朝廷斥责、甚至罢免官职戴罪立功后,耿如杞顿时就明白,自己之前被蒙骗了:
山西官员没有责任的话,匪患如何能蔓延这么快?
如果不是这些人欺上瞒下推卸责任,自己早就派兵把匪患平息在初起状态。
从京城传来的信息,就有人指出了这一点。为他争取到戴罪立功机会的礼部尚书成基命,告诫他不要轻信地方官员。
所以耿如杞现在,深恨自己有眼无珠受到蒙蔽,又痛恨这些沆瀣一气的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