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白。
有时他甚至在想,要不要辞职不干了,把这一个烂摊子,交给其他人处理。
不过,皇帝平台拜相的礼遇,还有封爵的许诺,又让他下不定这个决心,只能勉力干下去。
拿着这份奏疏,又找出一份四月传来的奏疏,韩爌向皇帝道:
“陛下,今年四月的时候,陕西有一伙流寇渡黄河进入山西。”
“如今建虏又有可能西征,让山西遭受威胁。”
“臣请将山西的赋税全部留存,着有司训练军队,清剿山西流寇,防备建虏入侵。”
朱由检前段时间忙于卫所改制,对这件事情并未注意。
如今听到韩爌的奏报,顿时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,皱着眉头呵斥道:
“陕西那边是怎么剿匪的?怎么让流寇进入了山西?”
“难道有官员以邻为壑,故意驱赶流贼进去?”
“朕任命的三省剿匪提督和护军使呢?”
“杨肇基和杨鹤都在干什么?”
当初设置这两个职位,就是为了统一负责陕西、山西、河南三省军务,剿灭三省盗匪。
如今有流贼从陕西入山西,他第一时间责问的就是这两个人。
对此,负责戡乱救灾的袁可立道:
“杨肇基和杨鹤如今主要在关中,那里没有军管,匪患最为严重。”
“从陕西进入山西的盗贼,是从延绥过去的。”
“那里归延绥都护府负责,由延绥护军使朱童蒙管辖。”
朱童蒙是阉党余孽,朝堂上东林党和倾向东林党的大臣,对他自然没有什么好话。纷纷以此为由,建议罢免朱童蒙。
不过杨景辰却认为这不是朱童蒙的责任,而是山西官员欺上瞒下,早已埋下祸端:
“此事非是陕西官员以邻为壑,反而是山西官员,故意欺瞒朝廷。”
“山陕交界地带本就有盗贼倏来忽去,难以分清是何地盗匪。”
“陛下命原延绥总兵杨肇基为三省剿匪提督后,他带兵清理了一阵子,两地遂安定下来。”
“后来陕西大旱,杨肇基率兵南下,延绥实行军管。盗贼就更多地盘踞在山西,已经非止一日。”
“如今这伙盗贼说是从陕西进入,其实却原本就是山西的盗贼。”
“他们在山西已经兵分三路,到处劫掠地方。”
朱由检在此之前,根本不知道山西的匪患已经这么严重,听到后当即勃然大怒,喝问道:
“山西的官员,都是干什么吃的?”
“陕西灾情那么重都没出现大乱子,反而是山西,现在却乱起来?”
“耿如杞怎么当的巡抚,有没有尽到责任?”
吏部尚书郭允厚道:
“耿巡抚是君子,严于律己、宽于待人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