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90章 流贼进入山西 (3/6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说着,他还提到了对塞外土地的安置,说道:

    “对于听从朝廷命令的商人,朕允许他们捐纳爵位,将来在草原上分封领地。”

    “输送的物资也能抵扣捐纳,甚至允许捐纳爵位的人购买武器组建护卫队。”

    “将来如果草原部落真的挡不住,说不定还要依靠他们,在草原上袭扰建虏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建虏不西征草原便罢,如果和草原开战的话,要确保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征服草原,要让草原一直乱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杨卿回去后就组织参谋部制定个预案,在建虏西征草原时立刻实施。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要通过内阁呈上来,让韩首辅也知道,召集山西商人做好准备。”

    杨嗣昌躬身领命,准备回去后立刻制定预案。

    心思机敏的他,知道皇帝这次,其实是救了他一次。

    如果按他之前的办法主动吸引建虏过去,恐怕受损的山西商人会先把他搞下去。

    现在就不一样了,是建虏有可能西征,朝廷制定预案做出应对。

    山西商人也能从中获得机会,捐纳爵位甚至获得领地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参谋部如今已经组建一年多,而且在成功实施己巳方案之后,已经明白了如何制定预案。

    尤其是杨嗣昌从草原回来后,更是明确了参谋部的方案要抓大放小,细节交给前线将领决定。

    这让参谋部制定方案时更加扬长避短,主要从人员、物资等方面做好调配。

    在杨嗣昌的带领下,参谋部很快制定了一个针对建虏西征的预案,呈递给了通政司,又传到了内阁。

    按照如今的内阁制度,军事类奏疏由内阁军机处分管。但是韩爌作为首辅,也有知情甚至批阅的权力。

    再加上方案中提到了山西商人,需要由他出面召集。所以韩爌很快就知道了,建虏有可能西征,会影响到互市。

    这让他看着奏疏叹道:

    “山西那边,怎么这么多灾难?”

    “遭了旱灾不说,还可能有虏患。”

    “我大明的天下,何时能长治久安啊!”

    身为一个山西人,他对自己家乡的灾难,可谓深感忧虑。

    自从崇祯元年以来,这山西的情况就如同皇帝预言的那样,一直都有旱灾。

    现在山西各地已经都出现了流贼,情况相比陕西稍好,但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尤其让韩爌忧心的,是不止山西、陕西遭灾,河南也有些撑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河南巡抚等官员,已经奏报“两河间绿林哨聚,日不绝闻”,眼看就会有大规模民变。

    以河南的人口和位置,一旦发生民变,就会震动天下,影响到南北直隶和山东、湖广等地。

    那时天下的局势将会变得不可收拾,也难怪皇帝如此重视救灾。

    救灾最需要的钱粮,让负责财政的韩爌愁白了头。刚刚担任首辅半年多,他原本花白的头发,就变得几乎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