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87章 礼法条文和朝会法 (1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集议制的推行,还影响到军队。

    枢密院的文职军官,认为军队也应该举行集议,商议军中事务。

    而且在武将和护军谁是主官方面,他们倾向于护军:

    “军中召集会议,商议的多半是军政。”

    “应当以护军为主官,拥有否决权力。”

    这无疑将护军凌驾在武将之上,朱由检对此是不大满意的。

    然而此时的朝堂上,除了五军都督之外,根本没人为武将说话。

    而五军都督府又没什么实权,里面任职的勋贵,也认识到不到这件事的重要性,根本没有人站出来。

    这让朱由检不得不亲自下场,说道:

    “军中将领和护军,都能称得上主官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两者职责要有侧重点,一个侧重军令,一个侧重军政。”

    “军令方面的会议,就以将领为主官。”

    “军政方面的会议,则以护军为主官。”

    “两者不分先后,可以称为双主官。”

    这种和稀泥的态度,无疑让枢密院官员不满。

    枢密同知袁可立道:

    “兵者国之大事,怎么能如此草率呢?”

    “难道军中出了事情,还要先分辨是军令还是军政?争论应该由谁召集会议、确定谁是主官?”

    军令和军政事务有时能轻易分清,有时根本分不开。

    袁可立认为双主官这种办法太儿戏,根本不适合处理军中事务。

    朱由检却见过后世的双首长制,感觉双主官能够磨合,确保无论是谁,都不能随便带着军队造反。

    所以他对此很坚持,说道:

    “双主官是这次军制改革的重点,以后所有军队都要实行双主官,确保不被一人控制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军令和军政的分别,可以想办法解决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向袁可立等人道:

    “作战、训练事务,毫无疑问属于军令,由将领主导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军官选拔、考功稽勋、教育、后勤,毫无疑问属于军政,由护军主导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今后枢密院和兵部下发的文件要明确,注明军令和军政分类。”

    这解决了从上级而来的事务分类,至于日常事务,朱由检把它们分为平时和战时:

    “平时除了明确属于军令的事务外,由护军主导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战时则完全以将领为主官,一切以作战胜利为中心,包括军政事务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护军如果不分轻重在战时争权夺利,因此影响到战事的,要受军法审判。”

    这个划分,解决了大部分情况下的主官争议。

    那就是平时除了明确属于军令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