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/> 但是在街巷改造上,他就同样极为头疼了。
皇帝的命令是让他们把街巷恢复旧制,达到原本的宽度,恢复道路畅通。
有条件的才会按照新制,扩充大小街道。
这件事听起来很容易,只要拿着京城的地图勒令占道的让出道路就是了。
然而在京城这个土地紧张的地方,谁愿拆了围墙甚至房屋让出道路来?
无可奈何之下,黄道周只能硬起心肠,按照“凡侵占街巷道路,而起盖房屋及为园圃者,杖六十,各令复旧”的规定,让巡警先打几杖,再喝令他们恢复街巷。
占用道路的牌楼同样如此,需要拆除或迁移。
断头路、死胡同也被要求打通,避免道路不畅。
这样街巷改造的进度总算快起来了,但他在京城百姓中也有了个恶名,被称为“笞杖翰林”——
意思是他喜欢抽鞭子、打板子,丝毫不留情面。
反而是余煌因为筹建议会名声很好,被百姓称为“亲民状元”。
两人在百姓和士林中的名声,可谓截然相反。
一些同情黄道周的东林党人,没少因此感慨百姓愚昧。
黄道周对此倒没抱怨,只是在做了这件事情后,更加感受到亲民官的难度。在完成任务后上疏,向皇帝请求外放。
朱由检正想把他调出京城,显示对保守官员的态度。
对此当即批准,派黄道周兼任苏州府推官,整顿那里的风气。
——
随他一起南下的,还有原本在涿鹿区廷尉署兼任署长的史可法。他也有一个任务,那就是负责组建南京詹事府。
按照原本的制度,南京詹事府设主簿一人,是从七品职务。
当今皇帝改为设主事,级别提升为正六品。
史可法作为崇祯元年的探花,只被授予正七品编修,按理说不能担任这个职位。
但是他在涿鹿区和其他人一起连番立功,被记了两个年功。
今年就四年磨勘期满,被提升为从六品。
有了这个级别,他署理南京詹事府主事,资格已经足够。
这次南下之时,恰好和黄道周一起。
看着比自己小了十七岁、官位却比自己还要高半品的年轻人,即使以黄道周的心境,也不由有些艳羡。向他道:
“宪之年轻有为,左公泉下有知,也当为此欣慰。”
“可不要学我这个老朽,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,刚入京就灰溜溜地出去。”
此次出京外放,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是被贬。
不然正常来说会作为翰林院官员,他能担任更高品级职位。
如今皇帝严格按照磨勘法让他以翰林院编修兼任正七品推官,这可是新科进士就能担任的官位。
对一个老翰林来说,绝对是贬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