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79章 笞杖翰林和亲民状元 (3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sp; 余煌最初想的,是在东城兵马司附近,择地建立衙署。

    但是在知道东城兵马司在思诚坊后,顿时有些嫌弃:

    『思诚坊断头路之多,是陛下都提过的。』

    『衙门放在这里,岂非很不吉利?』

    对此颇为忌讳的余煌,不愿把衙门放在这。

    心里更中意朝阳门西街南面、被划归黄华坊那一块地。

    这里以前虽然属于思诚坊,如今却被划出去了,而且断头路很少,风水远胜北面。

    而且距离灯市很近,更容易取得灯市商民的支持,让他们积极捐款。

    另一个隐藏目的,是他想找到负责黄华坊的黄道周。和对方交流一下,一同做好此事。

    不过黄道周虽然听到了他的讲话,却一直没有露面。这让余煌有些黯然,知道自己如今在官场的处境:

    『看来东林党那边,还是不待见我啊!』

    『没有陛下护着,哪有我升迁的机会?』

    被阉党点为状元、又参与了《三朝要典》编纂,余煌知道自己在士林的名声其实很不好。也就不知情的民众,仍旧把自己当做风光无限的状元看待。

    实际在座师被惩处之后,他在官场上根本没有靠山。

    摆在面前的其实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执行好皇帝的规划,做好东城区改造。

    破釜沉舟的余煌,发挥出了行动力。很快就在朝阳门大街上选好了地方,并且在商民支持下,和原本住户谈好了如何置换。

    东城区衙署和礼堂,开始破土动工。

    与之一同开始的,还有各坊的街巷改造、开挖下水道等事宜。

    已经被调整驻地的卫所世官,被他和东城兵马司商量着派到各坊。统计辖区户口,负责征兵事宜。

    此时京城的民众,才知道自己身上,多了一项兵役。

    虽然民户的兵役只有几天,而且计算在徭役时间内。但还是让一些人很恐慌,不愿当兵服役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曾属于卫所的居民,在知道自己被划为军民户、成年后就有义务服役后,更是如丧考妣,想要逃出京城去。

    余煌为此焦头烂额,整日里向民众解释,保证按议会的法案征兵,不会让东城区居民受委屈。

    还提出允许更多的人缴纳免役钱代替服役,他会派人拿着钱,从外地雇人服役。

    这总算打消了一些人逃亡的念头,让东城的户口没有流失太多。

    但是一些人隐瞒籍贯出身、逃避服役等问题,还是让他不胜其烦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同一时间,黄道周在黄华坊,又遇到了麻烦。

    新的冠服制度因为极其宽松,他在执行时没有遇到多大阻力。

    最麻烦的富贵人家随意穿赐服,也因为他之前扒了定西侯儿子的麒麟袍,让人们在他面前不敢违犯。

    可以说,执行新冠服制度这件事,他轻轻松松完成,完全没遇到问题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