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70章 革除外戚世封 (2/3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人一个个心里埋怨周奎,一方面又不敢轻视这件事,发动各种关系,去皇帝面前求情——

    显然他们知道,这件事的关键是皇帝。只要皇帝扭转心意,他们的爵位就能承袭下去。

    不过,让他们绝望的是,当前的外戚贵族虽然不少,却大多没有影响力。

    影响最大的武清侯,早就被皇帝以附逆的罪名除爵,被赶去了泉州。

    剩下的永年伯、永宁伯、博平侯、新城侯,因为在宫里没人,基本是影响不到皇帝的。

    太康伯因为张皇后还活着,倒是能影响到皇帝。但张皇后在当今皇帝即位后,对朝政基本不发一言。

    张国纪在经历天启年间的风波后,也不愿掺和朝堂事务。即使这件事关系到他的爵位是否能传承,他也不想打头阵。

    至于当今皇帝的外家新乐伯,那是一心支持皇帝。

    这些人盘算来盘算去,还是只能捏着鼻子去周家。让周家派人进宫,请皇后劝说皇帝。

    不过周家的人这时不敢给皇后添麻烦的,对此一再推脱。

    周奎倒是不怕影响到女儿,但是其他勋贵也不敢劳驾他——

    这个已经被皇帝评价为“烂泥”的人,显然不可能在皇帝面前有什么影响力。

    最终,这些人无路可走之下,只能去找新乐伯。请求当今皇帝的外祖母徐氏出面,劝说当今皇帝。

    或许是碍不住这么多外戚的请求,徐氏入宫见了皇帝。然后高兴地出来,向一众外戚说道:

    “皇上还是好说话的,念着咱们这些亲戚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愿意去开藩,都能开辟藩国,爵位世代承袭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回去好好准备,和我刘家一起去开藩。”

    这一番话,让听到的外戚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他们是想让爵位传承下去不假,却不代表想去海外开藩。

    没看韩王朱亶眘就生了病,如今已经在北海岛重病不起。

    还想多活几年的他们,当然不想把自己的命搭进去。

    甚至一些人还想着,不管皇帝是否革除外戚世封,自己这一代人的爵位总不用担心被革去。后代是否要去开藩袭爵,那就由他们去。

    所以,这些人一个个借故告辞,没有一家响应刘家开藩的提议。

    徐氏在这些人离去后,则是啐了这些人一口,又开心地向自己儿孙道:

    “皇上真念着咱们这帮亲戚,许诺除了一个伯爵外,还能封几个子男爵位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只要有本事,那就都去开藩。”

    “刘家能兴旺多久,今后就看你们。”

    对于本就打算去开藩的刘家来说,皇帝这番许诺,可谓是莫大的恩典。

    尤其是这些子男的领地还不计算在伯爵领地内,刘家实际能开辟的领地面积,并不弱于公侯。

    当然,更让徐氏开心的,是皇帝打算追赠她丈夫为瀛国公,封她为瀛国太夫人。

    还让她口授女儿的相貌,绘制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