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70章 革除外戚世封 (1/3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朱由检之所以急着和皇后生下第二个孩子,还因为按之前商定的继承礼法,需要在册封太子之后,每年公布前五顺位继承人。

    如今已经有四个儿子的他,占不满这五个名额。所以第五顺位继承人,需要定为福王朱常洵。

    但是因为当年的国本之争,群臣对福王很是抵制,不愿把他的名字放在继承顺位里。

    福王自己也不愿卷入这个旋涡,不断上表推辞,不想被列入继承顺位。

    《大明继承礼法》也因此难产——

    群臣希望皇帝在生下第五个儿子后,再公布这个礼法,确定前五顺位继承人。

    朱由检身为朱常洛的子嗣,当然不能在这件事上和群臣较劲,表示一定要把和父亲争夺储位朱常洵列进去。

    所以他默认了这件事,让群臣继续修订《大明继承礼法》,等待自己的第五子出生后,再公布这个礼法和继承顺位。

    为了后宫的稳定,他希望第五个孩子是皇后所生的嫡子,继承顺位只排在太子后面,帮皇后稳固地位。

    所以这段时间,他是专宠皇后。其他妃嫔只有在安全期,才会得到宠幸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,让后宫中已经对安全期、易孕期有所了解的嫔妃,对皇后颇为嫉妒。

    同时也认识到皇帝对皇后的宠爱一如既往,其他人都无法挑战她的地位。

    后宫因此是稳定了,但是外廷却风起云涌,掀起阵阵波澜。

    皇帝一句“烂泥扶不上墙”的评价,让群臣认识到当今皇帝对周奎是何等的不待见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,只要皇帝不收回这个评价。周奎在朝臣和勋贵的眼里,就是一滩烂泥。

    周家也别想获得政治上的影响力,没有人会重视他们。

    得知这句评语的周家人,可谓是如同遭遇晴天霹雳。除了周奎这个没心没肺的人外,其他想有所作为的周家人,都是颓丧不已。

    言官则蜂拥而上,通过抨击周奎这个外戚,显示自己的风骨。

    就连首辅韩爌,也上表劝谏皇帝,需要约束外戚。

    不过因为太子的关系,韩爌的奏疏不痛不痒,只提到请皇帝约束周家,完全没有做恶人的打算。

    朱由检看着奏疏摇了摇头,感觉韩爌这个明哲保身的习惯是没救了。靠他维持朝堂局面尚可,推动改革完全不用指望。

    施凤来、李国普的奏疏,也没什么新意。

    倒是杨景辰的奏疏,让他眼前一亮,感觉甚合心意。

    立志要成为第二个张孚敬的杨景辰,对张孚敬主导的嘉靖革新颇有研究。在奏疏中提到了嘉靖朝的旧事,提出要执行嘉靖八年廷议结论,革除外戚世封:

    外戚封爵,止终本身,子孙俱不准承袭。

    这样自然能打击周奎的嚣张气焰,让他不敢再肆意妄为。

    朱由检对这份奏疏颇为赞赏,命令内参刊登,让朝堂大臣讨论。

    外戚贵族在得知此事后则颇为惊惧,因为他们没有想到,周奎做出的烂事,竟然会牵联到他们。

    这些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