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58章 卫所分类 (3/5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迫不及待地在南方建议会。

    不过朱由检对此早有定计,笑着拖延此事道:

    “议会的事情以后再说,先把卫所派过去,把逃亡的军户、还有开豁为良的贱民,都纳入军民户征兵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就是清点户口,稳定治安,避免某些人用暴力手段胁迫选举。这方面主要由卫尉寺负责,在各县设立治安署,重要的镇设警务所或巡检司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才能统计好士农工商兵户口,按照比例选议员。”

    对此事浅尝辄止提了一下,朱由检的主要目的,是在繁华市镇设立官署,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治理,更加方便收税。

    然后他把话题又拉回来,说道:

    “一个兵备道所辖区域,至少要有一个满编卫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卫的军士和军户加起来要超过五千人,拥有一千以上常备兵力,并且要有随时扩充为三千人的能力,组成兵备道直辖的营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某个兵备道连一个满编卫都没有,那就合并裁撤,直接由省都护司管辖守备区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各省必须保留至少一个兵备道,只受当地都护司监管,由朝廷直接管理。”

    这是朱由检仿照后世的军分区、警备区设立的机构。

    守备区可以看做军分区,兵备道可视作警备区,以后只在要地设立,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。

    例如四川的重庆、湖北的襄阳,都可以设立兵备道,直接受朝廷管辖。防止都护司完全掌管一省军事,带来不测之祸。

    同时,朱由检不止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守御卫所,还要按交通要道,增设朝廷衙门直属的卫:

    “河流、运河沿线,需要设立河漕卫,负责航运和疏浚河道,还有防汛等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要作为各地河道衙门、漕运衙门的直属兵力,在地方发生变乱时,第一时间派出兵力。”

    “铁路的作用以后不逊于航运,要和驿道的驿卒整合,沿着道路旁边的土地屯垦,沿线设立铁道卫。”

    “例如朕调出京城负责京津铁路和京津公路的羽林三卫,就可以看作是铁道卫。”

    “以后这样的卫所还会更多,要沿着铁路和驿道遍布全国各地。”

    “铁道卫由太仆寺和地方行太仆寺直管,负责道路的修建和维护,在战时作为工兵。”

    这对太仆寺的实力,明显是极大增强。

    陈奇瑜激动领命,感觉他这个太仆寺卿,权力越来越接近一部尚书。

    铁路修建得越多,他也会拥有越大的权力。

    群臣对河漕卫没有什么看法,因为航运疏浚、拉纤等事,都是一个苦差事,需要用卫所士兵。

    但是对铁路也专门设立卫所,他们就不太理解了。兵部右侍郎熊明遇道:

    “驿卒管理自有制度,何须设立铁道卫?”

    “让太仆寺带兵,岂不荒废本职?”

    实在看不到铁道卫的必要性,认为无需设立。

    眼看群臣大多这个意见,朱由检也没争执,说道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