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/> “但是除了军政事务之外,其他的卫所的事情,还是要由五军都督府参与。”
“例如世袭军官和世袭军士的袭替、优养、审判等事,都应有五军都督府派人参与,防止他们受到不公待遇。”
“三大营的武将出自五军都督府,更可以说是惯例。”
“兵部要按要求为五军营征兵,枢密院下达调令调过来。”
这个流程确定,五军都督府的勋贵心中一阵哀叹,知道五府拥有的权力,仍是以前那些。
枢密院和兵部则是满意,因为他们争取的权力,被皇帝再次从流程上定下来。
至于五军都督府的将领执掌五军营,他们考虑之后,也并没有多言。
因为诚如皇帝所说,三大营武将出自五军都督府是惯例。
更何况用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不代表就要用勋贵,像是皇帝从甘肃调来的杨嘉谟,不就以都督佥事身份,担任神机营总兵。
不过即使如此,京营护军使李邦华仍争取道:
“五军营分设的五营,同样要派护军都尉掌管军政。”
“各营将领和士兵,也需定期轮换。”
“防止像如今的班军一般,说是入京操练,其实是服工役。”
朱由检微微点头,没担心因为轮换次数太多,造成“将不知兵、兵不知将”的局面。
因为在他的设定中,五军营就是和神枢营一样用来凑数的,主要用于壮声势而已。
他们将来主要就是步兵和工兵,用统一的操典训练。
惟有精锐敢战之士才会被招入神机营,以军士身份担任精锐的骑兵、炮兵。
所以他认可道:
“武官五年一任,将领担任同一职位的时间,应该不超过五年。”
“从地方调来的士兵在五军营服役的时间,众卿有何意见?”
兵部尚书薛凤翔因为两个侍郎受到嘉奖,不得不奋力表现道:
“班军入京操练,以前曾分为春班、秋班两番。”
“如果要长期留下,臣以为可仿照边操,一次戍边五年。”
朱由检闻言眉头一皱,向群臣道:
“各地卫所的班军去边疆服役,一次需要这么长时间吗?”
“留在当地服役的,和远戍边关的有什么区别?”
后勤部长闵梦得道:
“班军赴边远戍,朝廷要拨给行粮。”
“不过因为赴班辛苦,军士多不乐从,纷纷买闲逃避。遇到班军失期或班军不及额时,有些领班军官为了避免受罚,会私自召募补足。”
“现在有一些地方,允许班军私自纳银代役。”
这让朱由检摇头叹气,更加认识到五年的班期需要改。
否则别说士兵嫌辛苦,就连他想到一次赴边需要五年,那都感到肝颤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