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?”
“陛下留中不发,您可以自己上疏啊!”
“还有在朝会上,难道没上奏的机会?”
韩爌面对这几个问题,确实不好回答,他说道:
“等等看,还是再等等看!”
“如果你们礼部有意见,也可以继续上疏。”
让成基命率领礼部打头阵,自己仍藏在后面。
成基命无奈离开,对韩爌这个首辅心中失望不已。
现在他总算明白了,为何当年自己老师叶向高致仕后,韩爌只当了四个月首辅,就同样也被致仕。
这个人实在是没担当,面对这样的大事,竟然拿不出主意来。
这对普通官员来说或许没有什么,但对首辅来说,就是严重的失职——
尤其是当今皇帝拜相后,权力大增的首辅。
韩爌这是把皇帝赐与的权力,硬生生地推出去。
如果他不是和韩爌同样属于东林党,现在就会发动人员,把韩爌给赶下去。
然而想想内阁次辅施凤来、李国普,都是阉党留下来的余孽。他只能按下这个想法,给韩爌去擦屁股。
很快,礼部尚书成基命、左侍郎钱象坤、右侍郎李标,添注右侍郎钱谦益、曾楚卿、刘宗周等人,都对此上了奏疏。
他们有的赞同太子拥有食邑,有的认为太子像皇帝一样拥有国家不需要食邑。同时一致认为,不能把涿鹿三卫给太子。
枢密院也随之上疏,认为涿鹿区即使被分封给太子做食邑,也不应让太子掌军,涿鹿三卫应该由枢密院派遣专门官员统率。
其他朝堂大臣,对此纷纷发表意见。只有内阁那边,仍没什么动静。
——
城东,温体仁的府邸中,周延儒正在和他商议这件事情,询问温体仁道:
“温公在朝堂上,不是一向支持陛下吗?”
“为何这次的事情,一直没发声音?”
他们这两个人,因为之前的往来,又同样被东林党不待见,关系密切起来。
如今在朝堂上也可以说是一党,拥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尤其是温体仁入阁后,有很多官员依附。
温体仁对周延儒同样很看重,因为周延儒掌管的廉政总署,有能力把所有不那么清廉的官员拿下去。
这对他这个大学士来说,也是很重要的补充,可以用贪腐的名义,把政敌给打下去。
面对周延儒的问题,他一边享受着侍女按摩,一边又反问道:
“你说这次的事情,首辅为何没发声音?”
周延儒挥手斥退身边的侍女,坐起身来回应道:
“应该是为子孙打算,不想在这件事上得罪太子。”
“毕竟他和我们不一样,是册立皇储的首要负责人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