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崇祯重振大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22章 本初子午线和北京时间 (3/3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;   “如果按小时制,则把零度到东经十五度,称为东一区。东一区最东侧,比零度经线早一小时。”

    “零度到西经十五度,称为西一区。西一区最西侧,比零度经线晚一小时。”

    “周天经度三百六,东西经度各一百八。分为十二个大时区、二十四个小时区。”

    这是和后世不同的地方,后世以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设置的中时区,范围是西经75度到东经75度,东一区是东经75度到225度。

    但是大明还在并用时辰制,午时的中间午正,和东西十五度组成一个大时区。小时区自然要迁就它,东一区成了东经零度到十五度,比本初子午线早一小时的东经十五度,位于东一区最东边。

    徐光启等人不知道这个差别,他们觉得这样划分很合理。并且从午时区开始,把东经十五度到四十五度定为未时区,包含东二区和东三区两个小时区。东经四十五度到七十五度定为申时区,包含东四区和东五区……

    以此类推,西经十五度到四十五度,则是午时前面的巳时区,包含西二区和西三区。

    每个大时区相差一个时辰,每个小时区相差一个小时,计算非常方便。

    然后,朱由检又根据这条线,确定向东一百八十度,是日期变更线:

    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,日期要加一天。

    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,日期要减一天。

    避免环球航行时,日期出现偏差。

    这条线很好理解,因为和本初子午线对应的180度,是子时区。从东向西经过子时区时,如果只按时区往回拨时间而不调整日期,就会抵达前一天。这是违反天理的事情,当然要手动加上去。

    反过来也是一样,从西向东如果不手动减一天,那就比当地时间多一天。同样是违反天理的事情,所以要手动减回来。

    这条线是人为定的,而且只是暂定。未来会根据使用需要,调整日期变更线。

    后世的国际日期变更线,就是七拐八弯,都是180度经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,根据需要所定。

    大明的势力范围还没有扩展到那么大的地方,暂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(书中时区示意图)(本章完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